说起智能手表呢,值友们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苹果表! 如今可穿戴设备领域多家混战,前有苹果、三星、索尼、LG、MOTO等一众国际大牌吆喝在前,后有华为、果壳等诸多国产品牌跟进在后。不过不论是大牌小牌,哪一种才是好用的智能手表呢?在锂电池技术没有重大革新的情况下,连素来独领的苹果表都不能摆脱一天一充的糟糕续航体验,智能手表真的成熟吗?因此原本看上MOTO 360唯美外观差点剁手的楼主犹豫了,考虑再三pass掉了苹果表(没苹果手机)、三星手表(方形丑)、MOTO 360一代(等二代出),决定搞一只Pebble玩玩。
这货呢最近张大妈推过:
为啥推它呢?降价了,应该是迫于苹果表上市的压力在促销。当然当年出现的时候在美帝众筹还是风光无限的,不仅150刀还,这都是两年半前的事儿啦,看看当年旧闻:
当然最近Pebble在国内突然火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降价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这货支持中文了! 喜大普奔啊!
所以就搞了一只来把玩把玩,毕竟都汉化了。实际戴了大约一个月,细说一下:
撕开包装,里面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
盒子是抽屉式的,向上拉开有点点费劲。
整体来看,表壳的塑料感很强(也确实不是金属材质啦) ,橡胶表带,左侧一颗按键和充电触点,右侧是并排三个按键。文字就是黑白字,很像老式的传呼机。
标配有哪些呢?手表主体一只、充电线一根、中文说明书两张。
和小米手环以及卡西欧登山表(购于美亚,曾经张大妈推荐的)比较一下,尺寸不算大,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男女偏好,算中性款吧。
首先进行配对,在设置菜单对表系统进行了初始化之后,提示配对界面。注意虽然系统已经被汉化,但配对界面依然是英文的。配对开始前,首先需要手机端安装专属app,并打开蓝牙。
Pebble智能手表通过蓝牙与,线缆只负责充电,应该没有数据传输的功能。手表可以和安卓&苹果ios系统配对,我用的是一只三星NOTE4手机。
手机端程序可以在go.getpebble.com下载,但是注意安卓版程序需要跳转到谷歌应用商店下载,对于国行手机来说,缺少谷歌套件是无法使用Google Play商店的,所以请自行百度搜索其安装包。
我的是港行手机,并且科学上网,因此Google Play使用无压力。不过还是建议大家尽可能通过网上的教程安装好谷歌套件并且科学上网,因为后续还是需要链接谷歌应用市场的。稍后会讲到。
首先需要注册用户,或者登陆已有的pebble账户,新用户选择注册。注意虽然手表内系统被汉化了,但是手机端app依然是英文的,好在英文并不难。
注册用户之后登陆,打开手机蓝牙开始配对。
配对完成之后,选择语言,这里可以选择中文了(注意手机端界面依然英文,目前还无中文)
之后会检查更新,并为手表更新系统,这里不知为何一直卡住,我打开科学上网之后速度变快了。
更新完之后,手机端提示需要允许通知权限,会弹出安卓系统设置界面,要允许pebble客户端获得系统通知消息,这样才能将消息推送到手表上。
完成配对之后,手表显示待机界面,就是一个表盘啦。然后很快提示电量低,赶紧充电。注意电量提示已经是中文了。
Pebble与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表在配置、呈现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功能上也有差异:
1、Pebble采用e-paper显示屏,也就是和kindle类似的电子墨水屏幕,这种屏幕的显示原理决定了它相当省电,只有切换显示内容时才会耗电,显示静止画面几乎不用电,官方号称待机7天。该屏幕阳光下显示清晰,这也是电子墨水屏幕的优点之一。
当然目前还只能显示灰度单色,且不支持触摸,这也是Pebble有四颗按键的原因。左侧按键为退出键,右侧按键从上到下为向上确认向下。同时不同的app会定义这些案件不同的功能。
2、Pebble手表支持五米防水,经本人亲测游泳池内使用无压力。(后面会有泳池体验)
3、因为不支持触摸屏,所以操作感觉更类似于传统的电子表,按键式操作。
4、表内并没有扬声器和,提示消息为震动提醒。因此不能用它直接接打电话或者收听微信语音。(可以操作接听和挂断功能)
5、因为不是触摸屏,所以无法直接输入文字回复信息(一些app提供快捷短语回复,需提前设置好短语),个别app提供虚拟键盘,但是依靠几颗实体按键输入字母确实非常**。
6、因为e-paper屏幕静态显示几乎不耗电,因此Pebble不会熄灭屏幕,开机状态常亮显示。当然因为该屏幕本身不发光,黑暗环境是看不见的,手表内置背光灯,通过甩动开启。(随便甩就可以,不需要模拟看表动作,平时一些别的动作幅度大了也会触动背光,比如洗手)
所以就不要拿它和苹果表比较了,毕竟现在才99美元的价格,近期还有促销折扣。
Pebble智能手表有自己的应用商店,也叫做app store(集成于手机端pebble客户端内),安装部署应用和表盘都通过它,目前来看app数量不少,但中文应用、本土应用依旧难觅,随着中国市场的铺开,相信中文手表app会多起来的。
Pebble客户端将程序分成两大类:watchface(表盘)和app(程序),本质上他们都是运行中手表中的程序,只是功能不同。表盘只负责显示时间,而程序负责实现其他功能,体现手表的智能化。
Pebble定义手表中最多同时安装八个程序(包括watchface和app),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存储容量的原因做这样的设定。当然你可以选择下载多个表盘和app,把他们暂存在手机客户端内,需要的时候从手表上删掉暂时用不到的app,将新的app部署上去。不过仅有的八个位置依旧非常**,尤其是要逼死我们有收藏癖的处女座啊。
首先看看表盘watchface,pebble手机端进入后是这样的
有按时间排序和热度排序,并且有表盘的预览图。不要被那个彩色的表盘糊弄了,手表只能显示灰度单色,下一代产品貌似可以支持有限的色彩。
表盘的种类也比较多,有数显的、模拟指针的,有带天气日期的,有带图片的等,这里说两点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选带秒针,或者数字读秒的表盘,e-paper屏幕的优点就是静态显示几乎不耗电,但切换显示内容时耗电,那么显示秒针的表盘每秒钟刷新一次,会极大缩短待机时间。
2、Pebble本身不具备联网能力,数据都来自手机端,因此天气信息更新、时间校对需要依赖手机网络,断网或者与手机蓝牙断开,那么天气就无法更新了。
我们挑一个热度最高的表盘,进入详情页面。上面会显示模拟效果,下方是文字介绍,喜欢的话直接点击右上角的ADD,一会儿就会下载完成,如果手机与Pebble在连接状态,会通过蓝牙传输过去,手表会自动切换到新的表盘上。
Pebble可以安装多个表盘,其中有三个表盘是默认的,不能删除:一个标准数字式、一个模拟指针表盘带秒针、一个英文单词表盘,其他表盘下载安装后可以在手表待机界面通过直接按右侧上下键切换。当用户自己下载的表盘被删除后,会自动切换回内置表盘。
这里三种内置表盘:走的是简约风格,其中那个英文单词表盘有鲜明的PEBBLE特色。
接下来我们看看手表app应用程序,在手机客户端切换到app页卡
手表应用程序app被分为六大类:日常、工具、提醒、遥控、健康健身、游戏。大致涵盖了智能手表可以完成的几个需求。手表应用商店首页下方会有热度排行榜和更新排行榜。
建议新玩家先按热度排行,或者进入各个分类再按热度排行看看下载量高的app都有哪些,大家都爱用的app肯定是比较好用的。
简单说下六大类都是什么:
日常:一些天气、交通等日常生活相关的应用,鉴于大多数是国外开发的,交通、信息查询之类的就实用性不大了,天气之类的还可以看看,但其实很多表盘都内置天气显示了,似乎也没必要单独安装个天气应用,毕竟整个手表只能同时存在八个程序。
工具:比较丰富,闹钟、秒表、计时器、记事本之类。
消息:这里就是协助大家推送新消息、短信、邮件的应用。Pebble手机端原生就支持消息推送,但功能比较简约,需要细化功能的可以下载此类的专项app。
遥控:藉由手表遥控其他电子设备,通常需要手机app和被遥控电器的支持,目前发现比较实用的是遥控gopro,后面会讲到。
健康和健身:这是可穿戴设备的重头戏,各种计步器、睡眠跟踪、运动监测之类的,也是最为丰富的一类。
游戏:想想这样小的单色屏还不支持触摸,玩游戏是怎样一种体验?想到这我连打开这个分类的欲望都没有了。
打开一个分类,分类列表会显示名称、预览图、简介。部分标注了:COMPANION APP代表该手表app是和单独的手机app搭配使用的。
我们随便打开一个app详情页面看一下:
以这个app为例,最上面是封面图和简介,中间是属性和预览图,下面是文字描述。
安卓ONLY :表示这款app只能与安卓系统的手机搭配使用。当然大多数app是安卓与苹果都可用的。
红星:是受欢迎程度。
app required:代表这个手表app不能独立运作,需要和专门的手机端app搭配使用,点击这个按钮会跳转到谷歌应用商店Google Play,让你下载手机端程序。
这里必须强调最好能在手机上安装完整的谷歌服务套件,并且成功配置好科学上网,因为;
1、许多很好用的手表app都需要与手机端app搭配,而这些国外开发的app你想直接从网上搜索最新版的手机端安装文件比较难,谷歌应用商店是最方便的途径。
2、手表app虽然全部免费,但是不少手表端app搭配使用的手机端app是收费的,目前安卓端提供付费下载的应用市场只有Google play,所以不仅需要你手机上的Google Play运作正常,还要绑定支持海外支付的visa、master信用卡用以购买付费app。
看到这两点是不是已经疯了? 广大国行手机用户和电脑小白用户已经不知所措了。
别担心,实在不行大不了不用这些app咯,还是有不少app只在手表上单独运作的。
说了这么多,用这款表都能干啥呢?
(原生支持基本功能、第三方app扩展功能)
这是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的提示事例,实际上Pebble可以传递的消息包括:
·来电提醒,可以选择挂断。但不能选择接听,可能pebble默认你想接电话一定会掏出手机来吧,忽视了使用的情况。使用第三方app(pebble dialer)可以实现接听和挂断电话。
·短信推送,不能直接回复,可以自定义几个常用短语来选择回复。
·应用程序消息和电子邮件:在手机端pebble应用里可以选择你要接收通知的应用程序列表,避免被不重要的消息打扰,也不会错过重要消息。我是开启了微信、电子邮件和手机QQ的通知。不过要注意,这些消息到来时是无法回复的,你可以选择的是忽略,或者“在手机上打开”,然后你掏出手机看详情。微信可以显示文字消息,语音还是要掏出手机来看。
使用了半个多月,这一块谈谈感受:
来电提醒比较实用,看到不想接的电话直接挂掉,因为我平时用蓝牙,也可以不掏出手机直接接听,这需要安装一个叫pebble dialer的app在手机和手表上。当然缤特力LEGEND 蓝牙耳机本身也有接听和挂断的快捷键,并且能播报来电者姓名,不用手表也一样,聊胜于无吧。
因为短信交流越来越少,也就不太在意这个功能,当然你刷信用卡消费的时候,银行的短信能直接到手机上显示出来,看看金额对不对,还是挺炫酷的。吧台上一起结账的其他人都比较惊奇。
应用程序提醒我大部分都关掉了,主要是看邮件和微信文字消息,重要的还是掏出手机回,无关紧要的直接忽略,重要消息可以直接选择在手机上打开。总体来说减少了掏手机的次数,还是有一定帮助。
(依赖第三方app)
这一块是可穿戴设备的重头戏,大量的手环、手表都支持诸如计步、跑步距离、游泳、心率等检测,Pebble并不会缺少。Pebble内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知运动,大体是类似于计步器的功能。但没有GPS模块,因此无法做到精确定位,主要依赖手机GPS来传输坐标,也没有心律传感器,不能测心率。99美金价格在那里啦,没有这些也情理之中。
国际主流的运动监测app这里都有对应的手表端,打开Pebble手机客户端,在GET APP里面Health&Fitness分类,按照热度排序拍前列的就是了。
·跑步类:Runkeeper、Misfit、Runtastic PRO、Endomondo这几个应该经常跑步的朋友都听说过,大部分都需要手机端安装相应的app和手表搭配使用,其实主要的功能还是手机端app实现的,手表只是作为一个显示屏显示一些状态信息。
这其中Runkeeper是免费且中文的,功能也最全面,非常推荐,功能大体上类似于国内的咕咚运动、益动跑步之类。Runtastic PRO、Endomondo的手机端app需要在Google Play付费下载或付费开启必要功能,大家可以付费购买或者去网上搜索破解版。
Misfit独立在手表上运作,免费,功能也简单,大致就是计步器+睡眠监测,功能和小米手环几乎一样,但是不能像小米手环一样与微信运动同步,不能和朋友圈的朋友PK步数。总体来说是一个相当实用的独立app但社交属性不足。
使用体验:非常可惜的是,目前国内主流的跑步运动应用都还没有支持pebble,像咕咚之类的目前还没有,而国外的跑步运动手机应用,且不说是否收费以及是否有中文界面,仅仅因为他们大多调用谷歌地图显示位置,在国内存在较为严重的位置漂移的问题,显示出来的运动轨迹就不正常。(中国基于安全原因对地理坐标做了非线性加密加偏,需要地图端安装国家授权的解密文件才能正常显示准确位置,谷歌地图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缺少合法的国内地图供应商地位,没有制作纠偏地图,所以无常显示位置,会存在不可预测的偏移)这使得此类应用的价值大大降低。
(依赖谷歌地图导致记录的轨迹和实际道路存在偏差)
另外,手表端app仅仅作为手机端app的辅助显示,主要功能还是通过手机完成的,所以跑步的时候必须也要带着手机,想不带手机只代手表去跑步的同学可能应该选择GARMIN FENIX之类更为专业的运动手表。而Misfit之类的计步app因为缺少和微信的合作,暂时还不能向朋友圈分享运动成绩和参与好友PK,社交属性上就差了很多,实际上我还是小米手环和Pebble一起佩戴的,而且检测的运动步数和睡眠时间略有差异。
·骑行类: (依赖第三方app)
骑行类app总体和跑步类app功能类似,主要在手机上运作,依赖手机app获取GPS坐标,记录轨迹,而手表作为一个显示屏幕显示一些基本信息。其中RUNKEEPER就支持骑行轨迹记录,国产的一款著名骑行手机app行者,在曾经的某个版本也支持过,只是升级后不支持了,我问过行者的客服,说未来还会支持。
简单一点的话手机端Pebble Bike 这个手机APP也可以实现该功能。
这是手机端界面:
手表端显示为:
注意,这几款跑步、骑行功能的实现,只需要手机端安装相应的app,手表端并不需要安装app,而且手表端显示的界面完全一样,可见应该是Pebble提供了一个原生的应用程序接口,接收一部份兼容程序的数据,并在手表上显示的。骑行的时候可以方便的看实时速度距离和时间,大体替代了行车码表的功能,也可以直接把手表摘下来安在车把上直接替代码表。
·游泳类:(依赖第三方app实现)
因为Pebble具有五米防水(真实的可以浸泡5米以内洁净水,不是那些很虚的防水200米其实只能防水溅),又同时具有加速度传感器,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游泳运动的检测,这里推荐一款app叫swim.com,手表端在Pebble的应用商店运动类下载,手机端在谷歌应用商店或者其他途径下载。安装好之后需要配对同步。
因为手机通常不能带入水中,因此这款app的运作是游泳时存储离线数据在手表中,之后再和手机app同步查看详情。
因为手表内没有GPS,不能精确定位(室内也无法使用gps),所以记录游泳轨迹的本质是记录圈数,所以需要先在手机端设置好泳道长度并同步到手表上。游泳开始后手表会根据运动方向的变化确认你是否已经转向开始新的一圈,记录游泳的圈数推测距离,准确性略差,实用性不错。主要刚刚转向的时候是感受不到的,游出去大约10米手表才会跳圈数。泳池不能拍照,水下图就不上了,看看上水之后的结果吧。
同步到手机端后显示详情:
需要注意的是:经过我反复测试,SWIM.COM手机端应用都需要科学上网后才能正常联网使用,否则会开在启动界面,所以请自备梯子。
(原生支持功能、第三方app可扩展)
Pebble并没有扬声器,他只能通过蓝牙遥控手机上的音乐播放。首先在Pebble手机端设置好音乐播放所需的手机app,就可以在手机端控制了。测试了一下,如果用安卓自带的音乐播放器,则可以传递歌曲信息到手表上。如果用第三方音乐播放器,如网易云音乐,也可以控制播放状态,但是无法在手表上显示歌曲信息: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切换歌曲不再需要掏出手机了。当然很多耳机也有切换的线控,可以替代。手表端有一些第三方app可以实现比原生功能更丰富的音乐控制,不过都需要在手机端另外安装app搭配使用,而且很多都是收费应用。
(依赖手表和手机第三方app)
这里主要测试了遥控Gopro的功能。Gopro运动原本就可以通过wifi与手机相连,进行遥控和图像实时传输,手表对Gopro的控制是经过手机中转形成的。也就是说,先要让手机与Gopro通过wifi连接建立遥控关系,再将手机与手表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上安装app,手表上也安装相应的app,手表遥控手机,手机再遥控gopro。有点绕,而且链接不太稳定,总体来说不是很方便,我更倾向于直接用手机控制gopro。
连接建立后手表打开gopro remote,会显示gopro状态信息,遥控操作有一定延迟,且手机息屏状态下连接经常中断。
因为在这样一个不支持触屏的黑白屏手表上玩游戏实在太别扭,这部分我个人认为评测价值不大。
手表上可直接设置闹钟时间,到点后会震动叫醒你。
安装compass手表app可以依赖手表内的传感器显示方向,非常方便,并且根据手表的俯仰状态,显示界面也不同。
安装Pebble app手机应用程序和手表应用程序后,可以在手表端发起手机蜂鸣(二者需在蓝牙连接状态),一边寻找就在身边却一时找不到的手机。该app还可以通过手表按钮遥控手机照相机快门。
屏幕向来是智能设备的耗电大户,受益于e-paper电子墨水屏幕的低耗能,官方宣称续航可达7天,远远超过apple watch、moto360等一天一充的产品。经过我实际使用,7天稍微有点难,应该是只显示时间的状态下。平时因为是不是甩手会启动背光、新消息到来会震动,使用秒表等频繁切换画面的应用也会增加屏幕耗电,所以实际使用时间会短于7天。按我的经验来看,重度使用(一天内频繁操作手表、使用秒表一类的应用运用一小时等)大概能使用3天。轻度使用(看时间,偶尔接到通知)可以使用约五天。手表电量低时会提示充电。
使用了大约一个月,关于这款设备的里里外外算是用的比较彻底,总体来说作为一款99美金的产品,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优点:
价格低廉、性价比高
续航时间长,符合佩戴手表的使用习惯
基本功能全面,符合智能表的“智能”特征。
重量轻,佩戴无压力。
缺点:
外观塑料感强,不够精致,偏向年轻群体。
本地化程度不足,不仅手机端缺少汉化,应用商店缺少中文和本土应用。
社交属性不足,与本土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暂不兼容。
安卓手机使用时,对谷歌服务套件有一定依赖,不利于国行手机体验完整功能。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