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eBioMedicine:每年发表中国作者文章约140篇,期待更多高质量投稿!

eBioMedicine:每年发表中国作者文章约140篇,期待更多高质量投稿!

​​

 

Q.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eBioMedicine,主要发表哪些领域的文章呢?

 

贾旭明:eBioMedicine 是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 系列期刊之一,主要发表转化医学相关研究。发表内容以研究论文(Articles)为主,编辑会邀请热点研究领域的专家撰写综述(Review)。我们的评论文章(Commentary)也是由编辑邀请专家撰写的,通常情况下只限于对eBioMedicine 近期发表的文章进行评论和解读。

 

eBioMedicine发表范围涵盖基础医学和临床转化医学的所有领域,内容包括致力于揭示人类疾病发病机制、潜在疾病治疗靶点、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法,以及与诊断或治疗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我们对文章的评估主要依据该项研究的创新性和转化医学相关性。因此我们一般要求文章包括足够的来自病人或者病人样本的数据。

 

 

Q.   eBioMedicine 的稿件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贾旭明:我们会根据文章是否符合eBioMedicine 发表范围、文章的创新性和转化医学相关程度对所有收到的稿件进行初步筛选,不符合基本要求的文章会被直接退稿,或者推荐给《柳叶刀》其他系列期刊、Cell Press相关期刊,以及Elsevier旗下期刊进一步考虑。

 

对于进入审稿流程的文章,编辑会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专家进行审稿。我们一般要求每篇文章有至少2~3位审稿专家的详细意见,以及一位统计学审稿人的详细意见。编辑团队会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讨论,决定文章是否被接受、拒稿或者修回。一般来讲,我们会把审稿周期控制在30天内,但是有时审稿周期也会因为难以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而延长。

 

eBioMedicine 的审稿流程是非常严谨而透明的。基本上针对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编辑团队的讨论而做出的。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专业、严格的审稿保持所有发表文章的学术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每一篇投稿到eBioMedicine 的论文,都能够得益于审稿专家和编辑团队的专业建议,促进研究论文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Q.  eBioMedicine 选择同行评议审稿人的标准有哪些?目前有多少来自中国的审稿人?

 

贾旭明:eBioMedicine 对审稿人的选择是比较严格的。我们会从全世界范围内选取活跃文章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对文章进行评审。

主要的选择标准包括:

  • 3年内发表过相关领域的文章;
  • H 因子大于20;
  • 与该篇文章的所有作者没有明显利益冲突。例如,我们会避免作者同一单位的同事,以及与作者有过科研合作的同行。

 

我们要求所有的审稿意见包括比较详细的评论。有些太过简单的审稿意见,或者有明显片面倾向的审稿意见,编辑一般不会作为编辑决定的参考依据。

 

eBioMedicine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审稿人。就如前面提到的,我们选择审稿人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审稿人是否具有足够的学术背景对文章进行合理的学术评价,所以对审稿人的国籍没有要求。近些年来,中国在生命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来自基础或者临床的研究人员在不同领域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文章。我们希望有更多来自中国的科研人员参与我们的审稿工作。

 

Q. 审稿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有哪些?对中国作者在投稿前改进稿件有哪些建议?

 

张鹏:不同类型的研究会有不同的常见问题,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些例子供作者参考。

 

  • 疾病机制类文章临床转化性比较弱,比如研究缺乏人群或人源实验(人源细胞系、人体组织等)的数据;
  • 缺乏适当的实验对照;
  • 数据可靠性较低,比如下调某基因表达除了使用抑制剂,还应考虑加入基因knockdown的数据;
  • 动物实验或人源实验材料伦理问题,如使用水合氯醛进行动物麻醉或安乐死。

临床试验类文章

  • 伦理和试验注册流程问题,如在试验正式注册前开始病人入组试验;
  • 试验人数较少,没有进行功效分析;
  • 缺少基线数据;
  • 数据报道有倾向性;
  • 可以进行多中心试验。

生物标记物或预测模型类文章

  • 队列人数过少;
  • 缺少验证队列,尤其是独立的外部验证队列;
  • 缺少与已有标记物或模型的对比。

  

Q. eBioMedicine 每年发表多少篇中国作者的论文?通常都是什么类型和领域的文章?这些作者大多来自哪些科研机构?

 

张鹏:近两年来,在eBioMedicine发表的文章中, 每年大约有140篇文章来自中国作者,约占发文总量的25%左右。中国作者所发文章以原创性研究论文为主,比例大概为90%。文章涉及领域包括肿瘤、传染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代谢类疾病等。国内发表文章较多的科研机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Q. 请介绍eBioMedicine 发表的一些中国作者的高引文章,以及来自中国作者的封面文章。

 

张鹏:近两年由中国作者发表的不同领域的高被引文章,如:

 

1. Longitudinal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ocyte responses and cytokine profile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SARS-CoV-2 infected patients. 

本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郑昕教授、杨东亮教授和胡豫教授团队。本文章表明重症新冠患者的淋巴细胞减少和促炎细胞因子风暴的程度高于轻症患者,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中性粒细胞与CD8+ T细胞的比率(N8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NLR)可作为早期识别严重 COVID-19 病例的有用预后因素。

 

2. The microenvironmental and metabolic aspects of sorafenib resist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本文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蔡秀军教授和徐俊杰博士团队。本综述主要探讨了基于肿瘤干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研究了解的获得性索拉非尼(sorafenib)耐药的潜在机制。这些机制解释了肿瘤的异质性,并被认为是继发性索拉非尼耐药的主要原因。

 

3. A dysregulated bile acid-gut microbiota axis contributes to obesity susceptibility 

本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夏威夷大学肿瘤中心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贾伟教授团队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卞兆祥教授团队。本研究强调了由肠道微生物群介导的失调的胆汁酸信号传导有助于增加肥胖易感性。这表明调节胆汁酸信号传导可能是肥胖治疗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

 

近两年来自中国作者的封面文章包括:

1.  Volume 76, 2022. 

 

2.  Volume 65, 2021. 

 

3.   Volume 55, 2020. 

​本文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张太平教授和郭俊超教授团队以及清华大学的李梢教授团队。本文作者通过基于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创立了一个包含五个分子的模型,用于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后的预后。

 

Q. 请问在未来的一段时间,eBioMedicine 的科研发表方向和学术要求是否会有变化?eBioMedicine对在中国的科研合作和发展有什么期望?

 

张鹏:在未来,eBioMedicine将继续秉承自己的办刊理念,为基础科研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优质的科学出版服务。除了目前我们已经涵盖的领域,我们也希望能够增加在环境和气候健康方向的投稿和出版。我们盼望能与中国科研工作者有更多的交流,比如访问实验室或在会议上的交流。这些交流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另一方面也能让中国作者更了解eBioMedicine。我们衷心期待能有更多高质量的来自中国的文章在eBioMedicine上发表。END

 

期刊简介

 

eBioMedicine是发表转化医学研究的高端金色开放获取期刊,其内容涵盖生物医学研究的全领域,从具有明确人类相关性的临床前研究,到概念验证性的首次人体研究,以及早期临床试验。本刊致力于发表各领域原创研究,涉及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决定因素、新型治疗靶点和方法的发现和表征,或者有助于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监测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诊断工具。我们也欢迎那些阐明或旨在改变疾病途径和机制的研究,以推进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

 

eBioMedicine希望促进基础科学家、临床研究人员和医疗卫生工作者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者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可及性和适用性,并更好地理解生物医学研究者所面对的临床挑战。本刊发表高质量的原创研究、综述、评论和通讯。

 

《柳叶刀-发现科学》(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是一组开放获取学术期刊,包括柳叶刀旗下eBioMedicineeClinicalMedicine,涉及的领域包括基础医学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临床研究和卫生系统研究。这组期刊发表重要的初期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发现可能改善全世界人们健康和福祉的新机会。

 

声誉和影响力

 

eBioMedicine是生物医学科学和转化医学知识的国际可信来源,最新影响因子为11.205,在全球140本研究和实验医学期刊中排名14位(2021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2022)。eBioMedicine还收录于以下文摘和索引服务平台:

  • Chemical Abstracts
  • CrossRef
  •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 Embase
  •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 GoOA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 MEDLINE
  • PubMed
  • PubMed Central (PMC)
  •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 Scopus

 

作者须知

 

稿件的准备必须遵从EQUATOR network所报道的相关标准。稿件必须完全是其所列作者声明的作品,且未曾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请勿一稿多投。

 

不管您已经是《柳叶刀》的作者,还是首次考虑向《柳叶刀》投稿,我们都致力于为您发表过程的任何阶段提供支持。更多信息,请访问 information for authors https://www.thelancet.com/for-authors

 

卓越的发表流程

 

作为可信任的信息来源,《柳叶刀》系列期刊为科学研究的发表制定了极高的标准。同时,我们致力于确保编辑流程符合卓越的论文发表标准。从论文接收到发表及后续的全流程管理工作,整个柳叶刀团队具备丰富的学术出版专业知识,从而加强研究的准确性、易读性、及时性,以及研究的影响力。

 

《柳叶刀》系列期刊均已签署由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发布的《学术研究实施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ICMJE Recommendations),遵守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制定的编辑行为准则。我们遵循COPE的相关指南。 

开放获取

 

eBioMedicine是一本金色开放获期刊。其发表的所有内容都将遵循一个金色开放获取许可协议,包括评论和通讯,但是论文处理费(APC)仅适用于经过同行评议的长篇幅研究文章。在该“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之下,所有人都可以在文章发表后立即免费获取,且该许可协议允许研究作者保留版权。

 

为了支付发表过程中的产生的成本,包括评议(内部审查和外部同行评议 external peer review )、稿件编辑、排版和制图、在线托管、存档和推广在内,文章一经接收,发表开放获取文章的作者须支付论文处理费。论文处理费可由作者、作者所在的机构或资金机构支付。我们认为,支付能力不应成为科研发表的障碍。有几种选择可帮助作者支付论文处理费。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open access https://www.thelancet.com/open-access

 

投稿

如您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ebiom.com.

如您有意为我们投稿,请访问 

http://www.editorialmanager.com/ebiom

 

推荐阅读

Dr Richard Horton:我们的工作对全球健康危机中的人们有重要影响

励讯访谈 | 对话《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王辉

视频介绍 | 原来是这样一个柳叶刀!

《柳叶刀》家族期刊2021最新影响因子

Publishing Excellence | 卓越的发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