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的支付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通信技术,由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演变而来。NFC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

目前,很多移动终端都支持NFC通信,但是,移动终端所支持的NFC功能通常只是用来查询信息、为IC卡充值,由于涉及到完整产业链的构建及硬件改造成本等问题,NFC支付功能很难得到大范围应用。现在广泛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之一是二维码支付,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建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以把自己的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账户的支付结算。由于二维码扫码工具没有恶意网址识别与拦截能力,这给了手机病毒极大的传播空间,使得二维码支付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移动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及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方法,应用于具有NFC模块的支付方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无线支付请求,所述无线支付请求携带支付信息,所述支付信息包含支付金额;

建立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所述收款方终端;

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收款方终端返回的收款信息,所述收款信息是由所述收款方终端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的包含收款账户的信息;

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操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生成支付指令;

将所述支付指令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将所述支付金额从支付账户转账到所述收款账户中。

可选地,所述获取无线支付请求,包括:

检测操作体在所述支付方终端的操作界面上触控支付控件的触控操作;

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后,获取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支付金额;

根据所述支付金额,生成所述无线支付请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方法,应用于具有NFC模块的收款方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收款方终端与支付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支付方终端发送的无线支付请求,并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收款信息,所述收款信息包含收款账户;

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收款信息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以使所述支付方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操作。

可选地,所述收款方终端包括智能终端和至少一台支持NFC的销售终端POS机,并预先建立所述收款账户与所述POS机的标识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支付方终端发送的无线支付请求,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收款信息,包括:

与所述支付方NFC模块建立NFC通信连接的目标POS机,通过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无线支付请求,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目标POS机之间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收款信息,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目标POS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目标POS机,以使所述目标POS机将所述收款信息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方法,应用于具有NFC模块的收款方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收款请求,所述收款请求携带收款账户和收款金额信息;

建立所述收款方终端与支付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收款请求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以使所述支付方终端根据所述收款请求付款;

接收所述支付方终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付款。

可选地,所述获取收款请求,包括:

检测操作体在所述收款方终端的操作界面上触控收款控件的触控操作;

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后,获取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收款金额;

获取所述收款方对应的收款账户;

根据所述收款金额及所述收款账户,生成所述收款请求。

可选地,所述收款终端包括智能终端和至少一台支持NFC的销售POS机,所述获取收款请求,包括:

所述POS机检测操作体在所述POS机上输入的收款金额;

所述POS机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获得收款方对应的收款账户;

所述POS机根据所述收款金额和所述收款账户产生所述收款请求。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方法,应用于具有NFC模块的支付方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收款方终端发送的收款请求;

根据所述收款请求生成支付指令,并将所述支付指令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将收款金额从支付账户转账到收款账户中。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装置,应用于具有NFC模块的支付方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线支付请求,所述无线支付请求携带支付信息,所述支付信息包含支付金额;

NFC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所述收款方终端;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收款方终端返回的收款信息,所述收款信息是由所述收款方终端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的包含收款账户的信息;

支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操作。

可选地,所述支付模块,包括:

指令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生成支付指令;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支付指令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将所述支付金额从支付账户转账到所述收款账户中。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操作体在所述支付方终端的操作界面上触控支付控件的触控操作;

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后,获取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支付金额;

请求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金额,生成所述无线支付请求。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装置,应用于具有NFC模块的收款方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NFC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收款方终端与支付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

收款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支付方终端发送的无线支付请求,并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收款信息,所述收款信息包含收款账户;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收款信息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以使所述支付方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操作。

可选地,所述收款方终端包括智能终端和至少一台支持NFC的销售终端POS机,并预先建立所述收款账户与所述POS机的标识码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收款信息生成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使所述支付方NFC模块建立NFC通信连接的目标POS机,通过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无线支付请求,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目标POS机之间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

信息产生子模块,用于使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收款信息,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目标POS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目标POS机,以使所述目标POS机将所述收款信息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装置,应用于具有NFC模块的收款方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收款请求,所述收款请求携带收款账户和收款金额信息;

NFC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收款方终端与支付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收款请求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以使所述支付方终端根据所述收款请求付款;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支付方终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付款。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操作体在所述收款方终端的操作界面上触控收款控件的触控操作;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后,获取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收款金额;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收款方对应的收款账户;

第一请求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款金额及所述收款账户,生成所述收款请求。

可选地,所述收款终端包括智能终端和至少一台支持NFC的销售POS机,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操作体在所述POS机上输入的收款金额;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使所述POS机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获得收款方对应的收款账户;

第二请求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款金额和所述收款账户产生所述收款请求。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装置,应用于具有NFC模块的支付方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NFC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收款方终端发送的收款请求;

支付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款请求生成支付指令,并将所述支付指令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将收款金额从支付账户转账到收款账户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的支付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具有NFC功能的终端中,支付方终端产生无线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携带支付方的支付信息。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建立NFC通信连接,支付方终端通过NFC通信方式将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收款方终端。收款方终端通过NFC通信方式向支付方终端返回收款信息。支付方终端根据支付信息和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方与收款方之间的支付。由上述内容可知,该方法通过NFC通信方式获得收款方的信息,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相比,该方法不会传播病毒或恶意网址等,安全性更高,而且,不需要用户执行扫描二维码的操作,只需用户在收款方的POS机上刷具有NFC的终端操作即可,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NFC的支付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支付模块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收款信息生成模块的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又一种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NFC的支付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所示系统应用于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之间的支付场景,如图1所示,基于NFC的支付系统包括个人客户端110、企业客户端120、POS机130和服务器140。

其中,个人客户端110可以安装在具有NFC功能的移动终端上,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企业客户端120可以安装在PC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

个人客户端110和企业客户端120都可以通过第三方协议绑定至少一个银行账号,这样,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对应的账户就可以进行资金转入或转出。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可以在个人客户端上注册个人账户,然后将该个人账户绑定至少一个银行账号,从而可以将银行账号中的资金转入该个人账户中;同时,个人账户内的资金可以转出到企业账户中,即,个人用户向该企业用户付款,例如,个人向商家付款。

同理,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可以在企业客户端上注册企业账户,然后将该企业账户绑定至少一个银行账号,从而可以将银行账号中的资金转入该企业账户中;而且,可以将企业账户内的资金转出到银行账号或其他账户中。

个人客户端和企业客户端均通过互联网与对应的服务器之间交互数据。换言之,个人账户或企业账户之间的资金流转通过客户端对应的服务器完成,即在互联网环境中实现。但是个人账户与企业账户之间建立联系通过NFC通信方式实现。

下面将结合图2对支付过程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2,该方法应用于具有NFC功能的终端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需要付款的一方,即支付方。

该方法应用于支付方发起支付请求的应用场景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支付方终端获取支付方发起的无线支付请求。

支付方终端即支付交易中需要付款的一方对应的终端,如支持NFC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该无线支付请求携带所述支付方的支付信息。其中,该支付信息可以包括支付方的账号、支付金额等信息。

该方法可以通过在具有NFC功能的终端上安装相应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实现。例如,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上述APP,并注册账户,该APP可以通过第三方协议绑定银行卡,即用户注册的APP账户可以绑定至少一个银行账号,从而实现APP账户的资金转入转出。

该APP检测操作体在所述支付方终端的操作界面上触控支付控件的触控操作;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后,获取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支付金额;根据所述支付金额,生成所述无线支付请求。

例如,APP上设置有“付款或支付”控件,当用户需要向其它人或商家付款时,可以点击该控件,然后,用户可以在APP操作界面上的付款金额输入框中输入支付金额,此时,APP根据支付金额生成相应的无线支付请求。

S120,支付方终端建立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收款方终端。

支付方终端的NFC模块与收款方终端的NFC模块建立NFC通信连接,进而通过NFC通信连接进行通信,支付方终端将无线支付请求通过NFC通信连接发送给收款方终端,请求获得收款方的收款信息。

S130,支付方终端通过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收款方终端返回的收款信息。

收款方终端即支付交易过程中需要收款的一方对应的终端。收款方可以是企业用户,例如,学校食堂、超市、店铺等,此种应用场景下,收款方终端可以是终端(例如,PC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和至少一个支持NFC的POS机组合。当然,收款方也可以是个人用户,例如,用户A向用户B转账的场景,此种应用场景下,收款方终端也可以是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收款方用户需要在收款方终端上安装相应的APP,并注册账户,对于企业用户,需要预先建立APP账户与POS机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将企业用户所注册的账户与POS机内的NFC模块的标识码绑定。

支付方终端向收款方终端发送无线支付请求后,对于收款方为企业用户的场景,POS机通过POS机与收款APP之间的通信连接将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对应的收款方APP,收款方APP接收到无线支付请求后根据收款账户生成收款信息,并将收款信息发送给POS机,POS机通过NFC通信连接将收款信息发送给支付方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POS机与收款APP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1)收款方终端与POS机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即POS机与收款APP所在的终端之间是有线连接;2)收款方终端与POS机均连接互联网,即POS机通过收款方APP对应的服务器与收款APP通信。

S140,支付方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完成所述支付方与收款方之间的支付。

支付方终端接收到收款方的收款信息后,根据支付信息和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方与收款方之间的资金支付。具体的,将支付金额从支付方账户转入收款方账户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的支付方法,支付方通过NFC通信方式获得收款方的信息,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相比,该方法不会传播病毒或恶意网址等,安全性更高,而且,不需要用户执行扫描二维码的操作,只需用户在收款方的POS机上刷具有NFC的终端操作即可,操作更方便。

请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本实施例应用于包括支付方终端、接收方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中。本实施例仍以个人用户向企业用户付款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支付方客户端获取无线支付请求,该无线支付请求携带支付方的支付信息。

支付方用户在支付方终端上点击“付款或支付”控件产生相应的无线支付请求。

S220,支付方客户端建立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POS机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该NFC通信连接向收款方POS机发送无线支付请求。

支付方终端控制自身内部的NFC模块与收款方的POS机之间的NFC通信连接。支付方终端内的客户端产生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支付方终端内的NFC模块,由NFC模块通过NFC通信连接将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收款方的POS机。

S230,收款方POS机将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收款方客户端。

POS机通过自身与收款方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将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收款方客户端。

S240,收款方客户端根据无线支付请求生成收款信息,并发送给收款方POS机。

S250,收款方POS机将收款信息发送给支付方终端内的NFC模块。

收款方POS机通过NFC通信连接将收款信息发送给支付方终端内的NFC模块。

S260,支付方终端内的NFC模块将收款信息发送给支付方客户端。

支付方终端内的NFC模块通过NFC模块与支付方客户端所在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将收款信息发送给支付方客户端。

S270,支付方客户端根据支付信息和收款信息生成支付指令并发送给服务器。

S280,服务器根据支付指令将支付金额从支付账户转到收款账户中,完成支付操作。

S290,服务器向支付方客户端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并在支付方客户端上显示该支付成功消息;同时,服务器向收款方客户端发送收款成功消息,并在收款方客户端上显示收款成功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的支付方法,支付方和收款方均需要在终端上安装相应的客户端,并进行注册,注册后可以通过第三方协议绑定银行账号。支付方与收款方之间通过NFC通信方式建立联系,即支付方通过NFC通信方式获取收款方的信息,然后,服务器在后成支付方与收款方之间的支付。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相比,利用NFC通信方法不会传播病毒或恶意网站,安全性更高,而且,只需要用户在收款方的POS机上刷具有NFC的终端操作即可,操作更方便。

请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基于NFC的支付系统中,且应用于收款方发起收款的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0,收款方客户端获取收款请求,并发送给目标POS。收款请求携带收款账户和收款金额信息。

目标POS机可以是与收款方客户端对应的至少一个POS机中的任意一个POS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操作体在收款方终端的操作界面上触控收款控件的触控操作;检测到触控操作后,获取操作体在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收款金额;获取收款方对应的收款账户。

例如,收款方用户可以在APP上设置收款金额或收款明细,并根据收款金额信息和收款账户生成收款请求发送给POS机,并在POS机上显示收款方信息、收款金额或收款明细。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由POS机产生收款请求,具体的,POS机检测操作体在所述POS机上输入的收款金额;POS机与收款方APP通信获得收款方对应的收款账户;POS机根据所述收款金额和所述收款账户产生收款请求。

例如,用户可以在POS机上设置收款金额信息,POS机通过与收款方客户端通信获取收款账户。POS机根据收款金额信息和收款账户生成收款请求。

S320,目标POS机建立自身与支付方终端的NFC模块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NFC通信连接将收款请求发送给支付方终端内的NFC模块。

S330,支付方终端内的NFC模块将收款请求发送给支付方客户端。

S340,支付方客户端根据收款请求产生支付指令,并发送给服务器。

S350,服务器根据支付指令,将收款金额从支付账户转入收款账户中。

S360,服务器向支付方客户端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并在支付方客户端上显示该支付成功消息;同时,服务器向收款方客户端发送收款成功消息,并在收款方客户端上显示收款成功消息。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应用的基于NFC支付系统,还可以包括与个人客户端相关联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可以通过个人客户端建立IC卡与个人客户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将个人用户信息写入IC卡内。其中,该IC卡的账户是个人客户端账户的子账户,能够实现暂存余额或备用余额等功能。例如,当用户忘记带手机时,可以利用IC卡进行支付,携带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的支付方法,由收款方发起收款请求,并通过NFC通信连接将收款请求发送给支付方客户端,由支付方客户端生成支付指令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支付指令完成支付方与收款方之间的支付操作。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相比,利用NFC通信方法不会传播病毒或恶意网站,安全性更高,而且,只需要用户在收款方的POS机上刷具有NFC的终端操作即可,操作更方便。

相应于上述的基于NFC的支付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NFC的支付装置实施例。

请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支持NFC的移动终端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且该移动终端作为支付方终端。本实施例应用于支付方终端发起支付请求的场景中。

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10、NFC连接建立模块520、接收模块530和支付模块540。

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无线支付请求,所述无线支付请求携带支付信息,所述支付信息包含支付金额。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操作体在所述支付方终端的操作界面上触控支付控件的触控操作;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后,获取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支付金额;请求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金额,生成所述无线支付请求。

NFC连接建立模块520,用于建立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所述收款方终端。

接收模块530,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收款方终端返回的收款信息,所述收款信息是由所述收款方终端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的包含收款账户的信息。

支付模块540,用于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操作。

如图6所示,所述支付模块540包括指令生成子模块541和发送子模块542。

指令生成子模块541,用于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生成支付指令。

发送子模块542,用于将所述支付指令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将所述支付金额从支付账户转账到所述收款账户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的支付装置,支付方终端产生无线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携带支付方的支付信息。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建立NFC通信连接,支付方终端通过NFC通信方式将无线支付请求发送给收款方终端。收款方终端通过NFC通信方式向支付方终端返回收款信息。支付方终端根据支付信息和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方与收款方之间的支付。由上述内容可知,该装置通过NFC通信方式获得收款方的信息,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相比,该方法不会传播病毒或恶意网址等,安全性更高,而且,不需要用户执行扫描二维码的操作,只需用户在收款方的POS机上刷具有NFC的终端操作即可,操作更方便。

请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收款方的终端中,且应用于支付方终端发起支付请求的应用场景中。

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NFC连接建立模块710、收款信息生成模块720和发送模块730。

NFC连接建立模块710,用于建立收款方终端与支付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

收款信息生成模块720,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支付方终端发送的无线支付请求,并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收款信息,所述收款信息包含收款账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收款方终端包括智能终端和至少一台支持NFC的销售终端POS机,并预先建立所述收款账户与所述POS机的标识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如图8所示,收款信息生成模块720,包括:接收子模块721、信息产生子模块722。

接收子模块721,用于使所述支付方NFC模块建立NFC通信连接的目标POS机,通过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无线支付请求,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目标POS机之间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

信息产生子模块722,用于使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无线支付请求产生收款信息,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目标POS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目标POS机,以使所述目标POS机将所述收款信息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

发送模块730,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收款信息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以使所述支付方终端根据所述支付信息和所述收款信息完成支付操作。

请参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又一种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收款方终端,且收款方终端发起收款请求的应用场景中。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910、NFC连接建立模块920、发送模块930和接收模块940。

获取模块910,用于获取收款请求,所述收款请求携带收款账户和收款金额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收款方对应的APP产生收款请求,此种应用场景下,获取模块910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操作体在所述收款方终端的操作界面上触控收款控件的触控操作;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后,获取所述操作体在所述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收款金额;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收款方对应的收款账户;第一请求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款金额及所述收款账户,生成所述收款请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由POS机产生收款请求,此种应用场景下,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操作体在所述POS机上输入的收款金额;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使所述POS机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获得收款方对应的收款账户;第二请求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款金额和所述收款账户产生所述收款请求。

NFC连接建立模块920,用于建立所述收款方终端与支付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

发送模块930,用于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将所述收款请求发送给所述支付方终端,以使所述支付方终端根据所述收款请求付款。

接收模块940,用于接收所述支付方终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付款。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收款成功消息,并显示所述收款成功消息,其中,所述收款成功消息由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支付方终端发送的支付指令,并根据所述支付指令将支付账户内的支付金额转账到收款账户后产生;所述支付指令由所述支付方终端接收到所述收款信息后产生。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由收款方发起收款请求,并通过NFC通信连接将收款请求发送给支付方客户端,由支付方客户端生成支付指令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支付指令完成支付方与收款方之间的支付操作。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相比,利用NFC通信方法不会传播病毒或恶意网站,安全性更高,而且,只需要用户在收款方的POS机上刷具有NFC的终端操作即可,操作更方便。

请参见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基于NFC的支付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支付方终端中,且由收款方发起收款请求的应用场景。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NFC连接建立模块1010、支付指令生成模块1020。

NFC连接建立模块1010,用于建立所述支付方终端与收款方终端之间的NFC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NFC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收款方终端发送的收款请求。

支付指令生成模块1020,用于根据所述收款请求生成支付指令,并将所述支付指令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支付指令将收款金额从支付账户转账到收款账户中。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