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李子柒回归,非遗正在硬核“圈粉”年轻人

李子柒回归,非遗正在硬核“圈粉”年轻人

时隔1000多天,李子柒回归了,回归当日便携手非遗「大漆」登上热搜第一。

回看李子柒过往的作品,不难发现,非遗等传统文化元素始终贯穿其中,是她视频创作的重要灵魂。通过她的镜头,无数中国网友得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也跨越国界,传播至全球。

李子柒回归,非遗正在硬核“圈粉”年轻人

(图片来源微博@李子柒)

从风靡全国的“今生簪花,来世漂亮”的泉州「簪花」到引发全网“中式浪漫”热潮的「打铁花」,非遗正在让这届年轻人疯狂上头。

这届年轻人到底有多喜欢非遗?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消费报告(2023)》,2023年淘天平台非遗商品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73.2亿元,同比增长37.7%。非遗消费用户数量约2.49亿人次,创下四年来新高,其中80后、90后是消费主力群体,各占约30%,00后群体占比10%且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随着年轻人文化自信的觉醒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增长,非遗内容在社交媒体中频频出圈。去年夏天,千万粉丝博主江寻千(九月)发布了一条「打铁花」的表演视频让这项千年绝技震撼全网,今年,江寻千又分别发布了「冰雕」「火壶」等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的视频,在全网引发热议,获得高度关注。

非遗文化正在各行各业广受追捧,成为营销新动力。

品牌如何巧妙借势非遗,

实现营销出圈

当非遗成为品牌营销的流量密码,不禁令人好奇,非遗究竟应该如何与创意巧妙结合,组成新颖且富有吸引力的营销创意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品牌们都是如何做的吧。

第一、融入非遗元素,创新产品新路径。

将非遗元素融入在产品创新中,是品牌与非遗合作的常见形式,品牌不仅能够以此提升产品的美学价值,而且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独特的品牌魅力和文化内涵。

第二、挖掘非遗内涵,共筑品牌联想与共鸣。

仅把非遗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已经满足不了如今日益激烈的营销环境,品牌开始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力求将其与品牌理念相融合,从而建立品牌联想并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第三、深耕非遗文化,打造情感链接与公益价值。

越来越多的领先品牌开始注重超越传统经济效益的公益价值,将非遗融入品牌构建之中,力求在商业与公益之间建立良性循环体系,促进非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塑造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传统文化受追捧,

品牌如何赢得青睐

如今,消费者对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新审美趋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品牌营销该如何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趋势君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可以给品牌和企业们一点启发。

第一、生活化场景下的趣味营销,打造传统文化反差感。

“剑南春·青铜纪”为全国首款由三星堆博物馆官方授权,剑南春酒厂合力打造的高端定制臻品。神秘雄浑的青铜面具与千年飘香的蜀地名酒巧妙融合,蜀中瑰宝,同脉同源,传承华夏文明,彰显大国自信。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场景,用更加生活化的表达来激活其生命力,使其走出历史的局限,拓展至多元生活场景与广泛消费者面前,这样的反差感更使人眼前一亮。

李子柒回归,非遗正在硬核“圈粉”年轻人

第三、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联手共铸营销新章。

今年七夕,花西子与非遗「苏绣」传承人卢梅红合作推出刺绣限定系列产品,将非遗苏绣与东方彩妆巧妙结合,并选取“兰花、青山、比翼鸟、双叶荷”四个传统经典意象进行设计,让消费者进一步感受“中式美学”的独特魅力。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与创新,使不同的文化底蕴融入每一处细节之中,对于追求长期发展的品牌而言,无疑是一条值得尝试与深化的道路。

李子柒回归,非遗正在硬核“圈粉”年轻人

第四、聚焦社会议题,探索品牌叙事新视角。

在当前女性主义备受关注的背景下,Burberry积极践行对女性“非遗”传承人的支持,自2022年起,该品牌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及纺织工业联合会,针对苗族、畲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女性,实施了助力其创新创业的公益项目。借助传统文化,聚焦非遗女性传承人,品牌不仅丰富了其女性主义叙事的一维度,还为女性主义理念增添了深度与情感共鸣,彰显了对女性自信与价值的肯定。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迁,传统文化营销不再仅仅依赖爱国情感的渲染,品牌们正以创新的视角探索与重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通过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聚焦社会热点议题等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合进品牌基因。

“非遗”当道时代,预示着传统文化营销已迈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李子柒回归,非遗正在硬核“圈粉”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