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李子柒能火向全球,是因为她踩中了,中国文化的3个隐形规则

李子柒能火向全球,是因为她踩中了,中国文化的3个隐形规则

李子柒全球走红背后:深植中国文化的成功密码

在当今网红如过江之鲫般层出不穷的时代,能像李子柒这般闪耀于世界舞台,频繁获得央媒盛赞的网红,实在是凤毛麟角。人民日报曾赞誉其视频宛如网络传播时代的中国田园诗央视新闻也肯定她虽未直白夸赞中国,却以独特方式讲好了中国文化与故事,中国新闻周刊更是指出她将中国人传统本真生活方式呈现,给予现代都市人心灵慰藉,也让世界领略到鲜活的中国文化。

即便经历了长达 1200 多天的停更,这位带着浓郁人间烟火气的中国乡村女孩,归来时依旧如璀璨星辰,光芒万丈地火遍全球各地。正如李子柒自己所言,她的走红得益于时代的助力,但那鲜明夺目的 “中国特质”,无疑是她深受喜爱的关键因素。实际上,李子柒能在全球掀起热潮,除了视频中那扑面而来的 “中国风”,更重要的是她精准地契合了中国文化里的三个隐形规则。

其一,“饮水思源” 的感恩情怀与报恩之举。

曾经,“李家有女,人称子柒” 是她在各大平台的标志性个人简介。其实,李子柒只是她的艺名,李佳佳才是其本名。初涉互联网时,她因看到许多主持人名字带 “子” 字而显得颇具文化气息,又因对 “7” 这个数字情有独钟,于是这个高一便辍学的女孩,为了增添自身的文化韵味,给自己取名为李子柒。多年后谈及名字由来,她也曾感慨或许是人在缺失某种东西时,便会对其格外向往。

1990 年,李子柒诞生于四川绵阳的一个小山村。幼年时父母离异,她先跟随父亲和继母生活,然而命运多舛,6 岁那年父亲离世,继母待她不善,年迈的爷爷奶奶便将她接到身边悉心照料。

为了供她读书,爷爷不辞辛劳,每日忙碌于农活,精心编制竹器,还时常外出担任乡村厨师。李子柒自幼跟随爷爷左右帮忙,在耳濡目染中,习得了众多生存技能,而这些技能在她日后制作短视频时,竟成为众人惊叹的生活才艺。

小学五年级时,爷爷的离去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奶奶独自承担起抚养她的重任。生活的艰难使读书成为一种奢望,好在当地妇联及时伸出援手,持续资助她直至高中。

多年过去,李子柒仍清晰记得,有一年过年,妇联的一位阿姨将她接到家中,还递给她一个鸡蛋。她怯生生地询问是否可以食用,阿姨微笑着给予肯定答复。那时的她满心欢喜,事后更是心怀无尽感激,因为在自己家中,鸡蛋是用于换取生活费用的珍贵物品,而非餐桌上的美食。

2004 年,年仅 14 岁且刚读完高一上学期的李子柒,因家庭困境无奈外出打工。由于年龄过小,她四处碰壁,无人敢收留,只能在城市中流浪漂泊。她曾在公园长椅上和桥洞下度过无数个夜晚,连续两个月靠着馒头充饥。

后来,她终于谋得一份月薪 300 多元的服务员工作。令人敬佩的是,她在稍有能力改善自身生活时,首先想到的并非自己,而是资助了一位贫困孩子上学。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在她成名之后也从未改变。从最初仅能资助一个小孩的微薄之力,到后来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助力众多乡村孩子,再到将 “乡村振兴” 确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李子柒始终心怀感恩。她曾言,自己曾在黑暗中被温暖光芒照亮,如今便渴望成为那束光,去温暖他人。

在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感恩是一种备受尊崇的品德。这种感恩并非局限于对直接施恩者的感激,更是对他人、对整个社会都满怀善意与回馈之心。

李子柒以自身行动诠释的这种 “饮水思源” 的感恩与报恩之心,正是她契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隐形规则。

其二,知进退、明事理的 “中庸智慧”。

2021 年,因特定缘由,李子柒在社交平台上愤而发声:“太可怕了!资本真的是好手段”。此言论虽瞬间被删除,但随后的漫长时光里,她毅然踏上了与资本抗争的艰辛道路。在此期间,曾凭借一纸合同几乎将她置于不利境地的杭州微念公司,最终在双方和解下,将原本应属于李子柒的权益归还给她。

在她停更的 1200 多天里,网红界新人辈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新晋网红瞄准时机,试图通过模仿李子柒的风格来获取关注与流量。众人皆以为,李子柒会以对付资本的强硬手段来对待这些模仿者。

然而,她却展现出令人钦佩的豁达与远见,说出 “一枝独秀不算美,满园春色才叫美” 这般充满智慧的话语。

她表示:“哪怕是有人同样拍摄乡村风,或者传统手艺,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事”。因为只有更多人参与其中,才能让更多人知晓如今的乡村有着别样的魅力。若仅靠她一人之力,所能产生的影响力实在太过微弱。

随着对 “非遗文化” 相关内容的深入挖掘与呈现,李子柒期望有越来越多的网红能够深入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邃魅力。在她眼中,传统文化犹如一位暮年老者,急需被更多人关注与呵护。故而,她非但未排斥那些模仿者,反而欣然担任 “焕新非遗计划匠心守护大使”,致力于吸引更多网红与她一同守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技艺。

在利益的博弈与取舍之间,她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该全力争取的利益,她毫不退缩;而对于那些不应过度计较的事物,她懂得以大局为重,适时让渡。在这一进一退之间,精准地找到了最为有利的平衡点,这便是中国文化中所倡导的知进退、识时务的 “中庸之道”,也是李子柒所契合的第二个隐形规则。

其三,“返璞归真,滋养心灵” 的文化表达。

李子柒成名之后,无数人都在探究她的视频为何能广受欢迎。这个疑问从她成名之初一直延续到停更 1200 多天后回归依旧能引发全网热议的当下。起初面对此类提问,李子柒极为谦逊。由于她经常发布制作美食的视频,便将原因归结为 “美食无国界”,认为国内外观众皆因美食的魅力而喜爱她的视频。

随着名气与日俱增,有网友质疑她的视频过度美化乡村,甚至怀疑是幕后团队创作,而她不过是个摆拍的 “花瓶”。为自证清白,李子柒给出了另一个深刻的答案。她表示自己在过着一种内心向往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也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在她看来,当代人的生活压力犹如巨石般沉重,在繁忙工作之余,人们迫切渴望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她的视频恰好满足了大众释放压力的精神需求。这种视频虽淡化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却生动展现了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不仅抚慰了中国人疲惫的心灵,也让众多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国 “田园诗” 的独特魅力。正是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使得全世界观众能在李子柒的视频中,体悟到对自然、宁静与自由的强烈向往。

此外,李子柒在采访中多次提及一个促使她坚持创作 “中式生活之美” 视频的故事。

有老师告诉她,班级里有个学生一直误以为水稻是生长在树上的。直至观看了她的视频,才知晓水稻原来是长在地上的。并且,在了解到种植水稻的艰辛过程后,该学生深刻领悟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的道理,从此再也不随意浪费食堂的饭菜。

李子柒深感此类能够帮助城市孩子重新认识生活的视频意义非凡。因此,她期望自己的视频能够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浮躁功利的互联网环境中,真切体会到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当众多短视频创作者纷纷采用搞笑、戏谑、猎奇等手段来吸引大众眼球时,李子柒却独辟蹊径,选择了最为缓慢却也最能 “直击内心” 的表达方式。她用一种静谧且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田园生活的炽热向往。所以,“归真反璞,涵养心性”,便是李子柒契合中国文化的第三个隐形规则。

提及那长达 1200 多天的停更时光,李子柒毫无怨言。在那段日子里,她尽情地补足了睡眠,也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年迈的奶奶。更为重要的是,她不辞辛劳地走访了 20 多个省份,拜访了 100 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她曾说道:“六七年前我去拜访手艺人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学习技术,最近这几年,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聆听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