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广药
刷屏啦!刷屏啦!
李子柒回归,带火非遗话题
谁懂啊?这就是“白月光”的魅力吗
停更三年多,归来依旧巅峰!
据说有的朋友都要把视频盘包浆了~
难以想象那些无聊的非遗
在她手中变得那么有活力
咦?全国文旅都在邀请李子柒推荐非遗
白云君也来“凑凑热闹”
广药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非遗技艺如同璀璨星辰
照亮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之路
VOL.01
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非遗等级:国家级
陈李济首创蜡壳药丸制作工艺
开创了传统中药汤剂向丸剂
发展的先河
陈李济陈皮独特的蜜熏窖藏之法
让陈皮香气持久、久煮不烂
百年而无虫霉之变
2008年,以“首创蜡丸文化”
和“百年陈皮文化”为代表的
“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VOL.02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
非遗等级:国家级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
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杰出代表
2007年至2008年
“潘高寿凉茶保密处方和专业术语”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
分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潘高寿成为中医药界
拥有“双国遗”的单位
一百多年来
潘高寿专注祛痰止咳中成药领域
最近,他们的产品包装又焕新啦~
VOL.03
王老吉凉茶文化
非遗等级:国家级
“饮佐茶未”
谁能想到老广们日常挂在嘴边的凉茶
居然也是国家级非遗的一种
创立于1828年的王老吉
是公认的“凉茶始祖”
2006年,王老吉凉茶
被收入国家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是多少人的回忆
VOL.04
星群夏桑菊凉茶配方
非遗等级:国家级
夏桑菊是岭南地区的凉茶名方
源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辩》的
经典名方“桑菊饮”
由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配伍而成
可清肝明目,疏风散热
2006年,星群夏桑菊凉茶配方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茶”配方之一
白云山星群首创夏桑菊颗粒
传承古法制作精髓
发挥中药提炼优势
多年发展相继开发出低糖型、无糖型等夏桑菊颗粒冲剂
广受消费者青睐
VOL.05
白云山凉茶文化
非遗等级:国家级
白云山凉茶配方
来自白云山口炎清颗粒
按照“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的
治疗原则组方
精准治疗口腔炎症
白云山口炎清颗粒推动了凉茶文化
用“时尚健康”的方式
不断走进大众视野
成为人们青睐的明星产品
VOL.06
中一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
非遗等级:国家级
2011年
以白云山中一药业为传承主体的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项目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滋堂保婴丹汲取民间验方精华制成
用于小儿急惊风等疾病
虽名为“丹”,实为散剂,以蜡壳装之
为发扬经典名方
兄弟单位白云山奇星
传承创新保婴丹制作技艺
改良出便于儿科使用的散剂“保婴散”
广药集团一直坚定地
走在传承非遗的路上
除了一众国家级非遗外
还拥有光华小柴胡制作工艺、
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
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等众多省、市级非遗
未来,广药集团将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让非遗“潮”起来,让文化“活”起来
为弘扬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贡献广药力量!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