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从3000炒到30000元,积木熊为什么能火成这样?


作者 | 兵法先生

来源 | 营销兵法(ID:lanhaiyingxiao)


基本上每一个年龄层次的用户,都有着自己的“投资”习惯,70后倾向于炒股,80后热衷于炒房,而现在90后则更喜欢炒作他们认为有趣有收藏价值的产品,如炒鞋子、裙子、盲盒、手办等。

而最近兵法先生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又开始「炒熊」了。此“熊”并非大众意识形态中的熊,而是流行于潮流文化圈的玩具熊Bearbrick(品牌名Be@rbrick),其粉丝将其命名为「积木熊」,亦被称为「暴力熊」。

01



随着用户关注度的提升与产品本身的升值,积木熊迎来了各类媒体的争相报道,其售价也是超过了大众的想象。


这些原本售价仅为几百到几千元的玩具熊,为什么被炒到10000元+后依然备受年轻人青睐?

02

被炒到30000元+

积木熊为什么能这么火?


随着社交媒体上「积木熊」关注度的提升,其售价也水涨船高,令人格外好奇的是,一个卖塑料玩具的品牌凭借什么实现产品的溢价?

1、产品本身的稀缺性,让“绝版”成为了产品的最大卖点


大多数时候品牌通过营造稀缺性去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使用限时、以及能够唤起大众购买欲望的方式去引起用户的注意/好奇,而最终实现成交,也被品牌视为是营销策略。


而积木熊则将「稀缺性」这一品牌常用营销手段融入到了品牌的经营中,让每一版产品一上市就出现「绝版」的现象,通过“”的方式给用户营造出稀缺感来彰显产品的价值。


在市面上为数不多且每一款均为限定款的积木熊,让产品上线销售后就异常珍贵,品牌营造的「稀缺性」与不复刻的特征赋予了产品收藏价值,让产品不仅仅拥有本身的价值,更是积攒了人气的收藏品,这时候稀缺性所营造的价值就大于了产品的价值,为产品在市场中的溢价打下了基础。



积木熊原本就只是在玩具圈、潮玩圈流行的小众单品,有了品牌的包装与炒作,让彰显年轻人时尚个性化追求的单品成功打入到了不同圈层,如收藏圈等。


同时,这个高溢价又足够稀缺的产品成为了品牌打入年轻人圈层的重要利器,不少潮玩品牌也通过与之联名的方式去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来凸显自家商品的价值,而也从另一个层面给黄牛提供了炒作契机,在吸引那些喜欢“炫耀”的年轻人之余,更成为了他们提高产品价格的资本。


3、明星效应的加持,让积木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随着产品价格越炒越高,用户的关注度增加,原本只在一定圈层流行的玩具,变成了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之一,也让那些想要收藏或者投资心态的用户有了入手高价玩具产品的需求。而原本定价不菲的积木熊除了吸引年轻受众,更是明星凸显自己生活方式与时尚态度的最佳“证据”。


从一些明星晒在社交网络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子韬、陈伟霆、毛晓彤等明星都是积木熊的粉丝。有了明星的入坑,让明星效应发挥着作用,那些唯偶像是从的粉丝变也摇身一变成了积木熊这一类潮玩的受众。



加上短视频、直播等营销方式的出现,让积木熊迅速出圈备受关注,而产品价格更是一路高涨。比如在积木熊爱好者中更受欢迎的1000%尺寸产品,其发售价一般为3000——4000元,在二次市场炒作之后,一般价格会上涨1000到2000元,多则上万元。而有些联名限定款产品或某明星的同款,则被炒到了天价。



想要让年轻人购买,就需要有一个理由打动他们。


高价高昂的积木熊凭什么能够让年轻人为之倾倒,除了满足自己时尚生活的态度与一夜暴富的投资心理,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积木熊从另一个维度反应了这个时代用户的审美标准,并影响着现代的社会文化,其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兼具。


加上积木熊在推出产品后采取售完即止的销售策略,这也从另一方向让该产品更保值,甚至,加上营销运作让该产品拥有了升值空间。


品牌营造的稀缺性、产品设计的文化性与不复刻的营销策略,让原本很普通的塑料玩具有了收藏与观赏价值,这也便给年轻人提供了购买的理由。


写在最后:


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潮玩玩具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产品本身的稀缺性、时尚性、文化性以及不复刻的营销策略,均演变了商家炒作收割红利的方式,让一部分人既得利益。


可在兵法先生看来,那些利用年轻人冲动消费、虚荣心与爱好收藏心理营销的,可能仅仅只是噱头而已,还是奉劝大家要理智消费。同时盲目投资不可取,那些抱着一夜暴富心态想要转手牟利的,盲目入手可能出现有价无市砸在自己手里的局面。


作者:【兵法先生】营销兵法创始人、知名营销分析师,原创多篇文章阅读超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