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小企业觉得数字化转型很难?
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层面
理解不足:很多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只是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对其基础条件、具体流程、发展阶段等缺乏深入了解,导致不知道数字化转型具体为何物,意识不到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未来转型的必然性。
战略缺失:缺乏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也缺乏执行层面的全局统筹,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共识尚未形成,数字化转型成效的评价普遍不高。
2、投入层面
资金压力大: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而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软硬件采购、系统开发、人才培训等,很多企业难以承担高昂的转型成本。例如,程度稍深的数字化改造项目均价在100万元以上,大大超出了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
投入产出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产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企业担心投入后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抑制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
3、执行层面
人才匮乏: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难以有效实施和推进。据相关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数字化人才。
业务流程不匹配:现有业务流程与数字化要求存在显著差异,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增加了转型的复杂性和风险。
内外协作有限: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内外协作有限,难以激发应用创新活力,产业链上不同能级和环节的企业主体上云情况不一、用云重心有差异、转型不同步,加大了转型摩擦系数并影响到转型成效。
4、技术层面
技术基础薄弱: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差,需要从数据收集、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底层结构开始,工作量大,耗时长。
工具供给不足:高性价比、高适配性的数字工具供给不足,抬高了企业转型门槛。
5、安全与政策因素
数据安全担忧:企业对财务、技术等商业机密数据的安全怀有疑虑,不敢进行数字化转型工作。
政策传导不畅: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影响政策落地的普惠度与民营企业获得感。
如何评价中小企业转型现状?
总体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挑战:
1、转型意愿增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占比98.8%)已经开启数字化转型,仅有极少数中小企业(1.2%)尚未开始。这表明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转型意愿逐渐增强。
2、转型效果初显:部分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降本增效、提升产品服务竞争力等目标。例如,85.24% 以上的样本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后,生产或运营效率提升了 5% 以上。
3、转型层次不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层次差异较大,处于数字化早期的中小企业占比 62.6%,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企业相对较少。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4、转型困难重重:尽管转型意愿强烈,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如人才、资金、技术、数据安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转型步伐。调查显示,缺乏专业人才(50.8%)、资金压力较大(36.8%)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要挑战。
5、转型路径不清晰:很多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缺乏明确的转型目标和规划,没有完整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框架支持。这导致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容易盲目跟风,难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
结束语:
数字化转型并非单项技术的应用,也不仅仅是个技术命题,更是一个战略和管理命题,是一个长期的旅程,是一种新能力的获得。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深度剖析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突破口,建立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然而,面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制造模式的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千差万别,个性化极强,单凭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驾驭。
所以中小企业需要充分善用外力,深入生态体系,更快速地学习数字化领域知识,借鉴成熟的行业 know-how,避免盲目,同时借助像织信Informat(企业级低代码平台)这样专业的数字化工具的指导,减少试错成本,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很多时候,合理并且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让我们工作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织信Informat低代码开发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工具,并内置: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