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7日讯12月27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临沂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数字化转型一头连着制造业,一头连着信息技术产业,是新形势下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对临沂来说,实施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发挥临沂市产业基础好、工业门类全的优势,还可以叠加互联网应用创新活跃的双重效应,是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指数报告(2024)》,临沂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指数列全国48位,居山东省第5位。
坚持“双覆盖”,全方位培训提升企业。采取市县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组织开展15场“工赋临沂·智改数转”数字赋能深度行活动,提升培训覆盖处于转型关键期企业,普及培训覆盖未转型企业,助力企业迈好数字化转型“第一步”和“关键步”。今年以来,全市500万以上技改项目中智能化改造占75%,共推动100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实施“双走进”,多维度推动数字赋能。组织数字专员走进企业一线,实施梯次智改数转评估,针对企业痛点堵点,精准定制智改数转方案,“一企一策”开展数字化转型。分行业组织企业走进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中心、临工智科,促进供需对接,将“需求清单”转化为供需对接的“实效清单”。今年以来,重点培育20家本土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择优3家给予补贴,构建“智改数转”服务支撑体系。累计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储备)平台19个、数字经济创新平台14个、数字经济园区10个、“产业大脑”4个、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5个,构建“平台赋能”服务支撑体系。
打造“双一百”,深层次助力企业转型。编制出台食品、机械等行业智改数转指南,征集发布“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广“先试用再购买”尝鲜模式,打造100家智改数转标杆企业、100个典型场景。编制印发《临沂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集锦》,认定20个模式创新、成效显著、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每家给予奖励,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省级“晨星工厂”236家、完成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80家,获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6家、居全省第4位。
聚力“双提升”,立体化夯实设施支撑。深入开展双千兆建设,优化提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制造企业与数字服务企业高效联接。截至目前,累计建设运营5G基站超2.2万个,居全省第3位,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全覆盖,千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引入数资云(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临沂,填补临沂市二级节点空白。实施数字产业化跃升行动,聚力发展能源电子产业,突破发展电子元器件制造,提升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突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前,全市共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纳统企业106家,较年初增长23家,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以上。
下一步,临沂市将以“智改数转网联”为主攻方向,构建“1中心+2平台+3模式+3活动”的创新赋能机制,即以创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中心目标,搭建“数据驱动、算力支撑、模型赋能”的工业互联网和服务商体系平台,塑造“点上标杆、线上示范、面上样板”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持续开展“智能制造企业行”“智改数转赋能行”“数智融合深度行”等立体化系列活动,全方位赋能企业转型,推动临沂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出“加速度”,为工业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力争2025年,累计培育省级晨星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0家以上,重点产业链典型场景数字化应用基本普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3%。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