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黄先海 孙涌铭 陈梦涛
单 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原文刊发 《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10期,原标题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颠覆性技术创新——来自专利网络与SBERT模型的微观证据》。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和科技格局正在加速重构。传统的以低成本劳动力、外部市场和资源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自主创新乏力导致一些关键领域出现“卡脖子”危机。面对全球产业链调整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切实发展颠覆性技术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同于一般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通常涉及跨领域、跨行业的知识融合,具有技术突破性、技术新颖性与技术外部性等特征。它能够打破现有技术范式,重塑市场格局,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等进行全面改造,以提升企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因此,深入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不仅有利于深化数实融合的实现路径,也对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进程,进而在发展进程中取得技术优势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黄先海、孙涌铭、陈梦涛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10期的论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颠覆性技术创新——来自专利网络与SBERT模型的微观证据》剖析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内涵,基于专利网络数据从突破性与影响性双向维度测度了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利用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且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以及高市场竞争压力企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加速赋能业务颠覆与市场突破,同时强化治理效率,整合供应链金融资源,共同推动了颠覆性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对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抑制研发操纵形成正向的协同效应,有利于优化创新环境。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ciejournal.ajcass.com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数据Stata文件
程序DO文件
正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培育
往期回顾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顶级期刊(2022),连续13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4)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