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引领学习新思想
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为依托,抓好学习传达、交流研讨、专题党课,通过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通过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围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活动、纠“”树新风行动等方式,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在全系统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先后邀请县委党校马玲副校长,全国社科普及专家、安徽省社科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崔跃松做主题讲座,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结对共建,远程对接,共同聆听党课。我局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提升文旅体系统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抓党建和抓发展的深度融合。
二、文化阵地建设展现新气象
总投资6.5亿元,10万平方米的县“三馆一院”项目已经封顶,预计明年上半年主体交付。“15分钟阅读圈”建设持续推进,我县第10个城市阅读空间——舒城县高铁东站的周郎驿站正式免费开放,欣然悦书房被全市“三社联动”项目列为青少年绘画培训基地,第11个城市阅读空间梅河路悦书房正在建设当中。
三、“送戏进万村”改革探索新路径
今年我县被省文旅厅定为“送戏进万村”改革试点县区。我局通过成立调研小组,召集相关乡镇座谈,拟定了《关于开展“送戏进乡村”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和《舒城县开展“送戏进万村”改革试点工作10个方面问题解答》。选定了一批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进行“送戏”演出,结合端午、中秋、国庆假期,在晓天、舒茶、阙店等乡镇开展送戏“七进”品牌活动近100场,将传统戏曲节目送到人口集中的地方,送到了群众心坎上。报送《舒城县“四变四化”扎实推进“送戏进万村”改革》一文,得到省厅周明洁厅长、丁光清副厅长肯定。
四、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新亮点
今年以来,我县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460场,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079场次,举办乡村春晚10场,“四季村晚”138场,发放文旅消费券200万元,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180余场,其中围绕重大节假日“大地欢歌 舞动龙舒”2023年舒城县广场舞大赛、“情系淠史杭 唱响新时代”六安市农民合唱大赛舒城县选拔赛、舒城首届原创文艺作品展演演暨全县文艺调演等线下活动90余场,举办安徽文化惠民巡演乡村行活动65场次,开展群文活动、消防安全等线上推广活动30多场次。我局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惠及群众超过30万人。在全省105个县级文化馆中,我县文化馆客流量稳居全省前十,“大地欢歌 秀美舒城”美术写生作品展被列为“十大推荐活动”之一,我局选派节目的《兰花茶小唱》、《美丽的白桑园》获得2023年六安市首届农民合唱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原创作品《再唱大别山》在2023鄂豫皖三省四市首届大别山民歌邀请赛荣获银奖和最佳创编奖;《水墨龙舒》获得六安市第六届广场舞大赛三等奖,《靓婆婆》获得优秀奖;《醉春风》获得六安市第八届小小传承人展演三等奖,《梅花三弄》获得优秀奖。
五、全民阅读活动引领新风尚
围绕书香安徽目标,突出社科普及主题,引领和带动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树立热爱阅读、阅读光荣的理念。先后举办了“快乐阅读 轻松写作”阅读分享会、“书香科普行 共建促发展”端午研学活动、“迎端午 承传统 绘团扇”阅读推广活动、“劳动者之歌”青年读书沙龙、“2023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60场,活动参与3.8万人次。在审计局、交通执法大队、桃溪中心校、山七中心校、万佛湖镇“一老一少”、县残联设立了阅读服务点,指导阅览室建设,捐赠图书期刊3500册,助力书香单位建设。今年以来,县图书馆共服务读者36.6万人次,9月、10月连续两月读者到馆量位居全省108家县级公共图书馆首位。
六、文艺创作实现新突破
组织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并举办了全县首届原创作品大赛,鼓励文艺工作者要立足本土、坚持原创,通过资源整合,加大创作力度,力争创作出一批讴歌新时代、新成就,展示舒城发展新成果、新气象的作品。建立全县“文化艺术人才库”和优秀作品节目库,将全县近200位文化艺术骨干和200个节目纳入其中,创作《沧浪行》《凤还巢》《龙河口大坝渊源长》等100多部优秀作品。歌曲《沧浪行》荣获安徽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老榆树村》获得第三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歌曲《问春雨》《山欢水笑》登电视台栏目。
七、非遗保护工作焕发新光彩
召开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 多措并举推进全县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发动乡镇、非遗主体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非遗项目名录申报工作,公示了第二批县级非遗传承人2人,舒席制作技艺传承人苏成军在全省国家级传承人自评工作中被评为优秀。正在挖掘查氏指掌画、漆书制作技艺和蚕丝带申报的县级非遗项目名录;开展非遗进仁峰实验小学等各类展示、展演、培训等活动30余场,线上线下群众参与近10000人,宣传报道数量约20余次。组织我县非遗项目参加国家省市展示活动约15场,积极推荐舒席参加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六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上海文博会等多场展示展演。
八、文物保护利用展示新风貌
在对全县革命文物保护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投入经费16万元,编制了《舒城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明确舒城县红色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总体格局。编制了《舒城县博物馆展陈大纲》,为后期博物馆展陈布展奠定了基础。保质保量完成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红色类革命标语调查工作,调查文物点228处,认定1处红色类革命标语。完成了省级文保单位“毛泽东视察舒茶纪念馆展陈提升项目”“毛泽东主席视察舒茶休息室旧址消防项目”、省保单位“褚氏祠堂”修缮项目验收工作和县保单位“汪氏祠堂”修缮项目。配合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成功申报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协助晓天老街成功获批安徽历史文化街区。联合县政协文化学习委启动编辑文物类图书工作,编辑出版《舒城出土文物集萃》《舒城县文物志》。
九、文旅宣传推广谋划新形式。
一是挂牌成立昊诚新媒体创意工作室,创作舒城文旅的作品500 多部,其中8 部作品登上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国际账号,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和Instagram上向全球推广,26部作品被人民日报转载,16部作品被新华社转载,8部作品被央视新闻转载,6部作品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工作室创作的舒城文旅作品全网累计播放量突破36亿,其中《千里江山图》单部作品浏览量突破4亿。二是邀请中国旅游报专家团来舒调研,并举办乡村旅游培训交流会,为我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具体建议和方案,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言献策、支招把脉。三是举办2023年舒城县十大文旅推介官评选大赛、成立“舒城红”文化旅游促进会,挖掘本土文旅推介人才,创作一批优秀的舒城文旅短视频作品,宣传推广我县文旅资源。
十、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呈现新景象
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工作要求,圆满完成我县2023年元旦、春节、全国两会、成都大运会、亚运会、亚残运会等广播电视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保障工作,使我县安全播出工作平稳有序。扎实做好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服务乡村振兴文化阵地作用,圆满完成2023年图书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任务,组织全县农家书屋开展主题出版物阅读等各类读书活动1000余场,惠及群众超过5万人。
十二、文旅体市场监管建立新秩序
专项整治稳步推进。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营业性演出市场专项整治、剧本娱乐专项整治行动等行动25次,检查经营单位560家次,责令整改53家,行政处罚19家,取缔娱乐场所无证经营情况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力地净化了我县文旅体市场环境。“扫黄打非”有序开展。开展“扫黄打非”各类检查16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近300家次,印刷企业70家次,网吧、KTV、电玩城、电影院等文化市场320家次,督促现场整改35家,收缴非法出版物300多本。同时今年与裕安区、合肥市庐江县、肥西县,桐城市开展“扫黄打非联防协作”,共同维护文化市场安全有序。今年我局将公安部门办理的“4.18”网上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成功申报全国扫黄办挂牌督办。案件查办提质增效。办理案件19起,罚没款52534.7元,其中演出市场“舒城县超级一号酒吧擅自举办演出案”作为重大案件报至省文旅厅。安全生产毫不放松。开展安全生产“三个狠抓”专项行动、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文旅场所餐饮单位使用燃气(燃料)专项排查整治等行动17次,检查经营单位478家次,整改安全隐患110处,确保文化旅游体育市场平安稳定。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