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节档,一个叫“饺子”的导演再次惊艳众人。《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一骑绝尘的姿态打破众多记录。截至2月13日,影片票房(含预售)突破99亿,成为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第17位,打破了好莱坞影片的垄断。加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辉煌战绩,两部作品累计票房已突破150亿元大关。这一傲人成绩背后,是导演饺子对梦想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百亿票房导演曾是一名药学院的医学生,谁又能想到,他为了追逐动画梦想,曾在没有网络的房间里闭关三年,仅靠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艰难度日?与电影主题一致,导演饺子同样在现实中上演了一场“逆天改命”的人生故事。他不仅为中国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激励了无数追梦人。
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现四川大学医学院)。从小酷爱绘画的他,高考时听从家人意见选择了医学专业。他本应顺利捧上医生的“铁饭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者,踏上一条平稳的职业道路。然而,在大学的几年里,他始终感到不快乐。他的内心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让他坐立不安。大学期间,他被宫崎骏、皮克斯等动画作品深深吸引,对动画和电影制作充满热情。
然而,没有任何动画制作经验,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甚至连最基础的软件都要从头学起。他用整整一年时间学习三维动画软件MAYA,才勉强掌握了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随后,他进入成都一家小公司工作,但很快又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辞职闭关,独自创作个人作品。毕业后,饺子毅然辞去广告公司的工作,宅在家里三年半,靠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但就像他后来在《哪吒》中所展现的:“命运,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剧本。”
“那三年,我几乎足不出户,家里连网络都没有,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去朋友家借网。”饺子回忆道。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支撑他的除了对动画的热爱,还有母亲的理解与包容。“我的母亲对我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想,如果我是父母,我都很难做到她那样。”这种包容与爱,不仅是饺子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成为了他作品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源泉。这种爱的托举,不仅成就了饺子个人,也成就了中国动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
也许有人会说,当医生不是挺好的吗?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热爱,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这种“不认命、打破成见”的精神,正是电影《哪吒》的核心主题。饺子通过自己的经历,赋予了哪吒新的生命和意义。影片中,哪吒的父母李靖和殷夫人对他的爱是一种“托举”,他们用爱化解了哪吒内心的戾气,帮助他找到自我价值;饺子的母亲对他的支持也是一种“托举”,他们给予他极大的精神支持和经济帮助,让他能够专注于创作,有勇气在逆境中坚持下来。
2008年,他用三年零八个月独立完成了的16分钟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终于与观众见面。影片的名字来源于周星驰电影《鹿鼎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在电影的结尾,韦小宝与反派在东郊黄陵决战,两人发现满清入关时所藏的宝藏后,韦小宝感慨地说:“还打,打个大西瓜啊!”这句话表达了两人为了争夺宝藏而拼死拼活的荒诞与无奈。
影片讲述了一个充满荒诞色彩的故事:两个敌对国家——红桃国和黑桃国,为了争夺一块神秘的“大西瓜”(象征资源)而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故事的主角是双方阵营中的两名飞行员,他们在空中相遇并展开了一场看似滑稽的战斗。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两人逐渐放下武器,建立起超越国界的友谊。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主题,展现了战争的荒诞与残酷,同时揭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饺子卓越的艺术才能,还通过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隐喻,让观众在欢笑之余,思考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影片最后出现的那张蜘蛛网,象征着即使在战火纷飞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那份简单而又纯粹的温情依旧能够顽强生存下去。《打,打个大西瓜》的成功为饺子奠定了在动画领域的坚实基础,也为他后续创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你或许会以为接下来就是拿投资、拍大片、赚大钱的爽文情节,但现实却并不美好。2009年,饺子创立了“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做起了导演,专门接一些需要做3D动画的广告,但一直不温不火。从“饺克力”到“饺子”,他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在做《打,打个大西瓜》时,杨宇署名为“饺克力”,因为爱吃“巧克力+饺子”,但有点拗口,后来他觉得“饺子”和本名都是两个字,于是便改名为“饺子”。
2013年,饺子执导了另一部动画短片《老板的女人》。故事背景设定在“行人靠左”影视文化公司,这是一个充满欢乐与活力的地方,员工们热情机智,略带猥琐却又不失正义感。公司里有一个品味暴发户式的色狼老板,一天,波霸美女罗小薇来应聘老板秘书,被老板当场录取。不出员工们所料,当天下午老板宣布大家提前下班,只留下新任秘书罗小薇加班。这部短片从创意到剧本成型用了3个月时间,从剧本到成片完成又用了3个月。
《老板的女人》在优酷视频上线不到20天,点击量超过345万人次,其中付费期间的点击近200万人次,然而,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5.4分。这是因为影片中存在一些低俗的笑点和刻板印象,例如对职场女性的歧视、对“性”的直接描写等,这些内容让部分观众感到不适。饺子导演曾表示,这部作品是为了迎合当时的网络环境和点击率而制作的,内容上有些刻意。这也被认为是饺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小挫折。
恰逢此时的中国动漫行业低迷,投资过亿的动画电影《风云决》仅获3300万票房,血本无归。当时动漫人才稀缺、市场疲软、资本谨慎,新人导演很难获得青睐。直到2015年,光线传媒旗下的彩条屋影业总裁易巧在看过饺子的《打,打个大西瓜》后深受震撼,亲自前往成都找到饺子,提出合作意向。彩条屋承诺为饺子提供资金支持,让他能够专注于长篇动画的创作,同时在制作和宣发上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
与此同时,饺子成立了可可豆动画公司,开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作。这部电影于2019年上映,凭借其独特的剧情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当年的现象级作品,最终收获了超过50亿的票房。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奠定了饺子在中国动画领域的地位,也为彩条屋在动画电影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饺子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对动画制作的细节把控近乎苛刻,从《打,打个大西瓜》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他始终保持着对作品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历时五年,光剧本就经历了两年时间的打磨,最终版本已是第66稿。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饺子导演坚持不将就。为了保证效果,只能将工作拆分给多个工作室,尽力完成每一个镜头,最终汇聚了20多家特效团队和超过1600名工作人员。很多时候,找不到人来做特效,饺子就亲自上阵调试。影片中80%的特效镜头,每一个都经过反复打磨,力求完美。他不断调整海浪效果,只为呈现出最震撼的视觉效果。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哪吒》系列在技术和视觉效果上实现了突破,赢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也创造了50亿票房的辉煌。
在制作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时,饺子说:“一定要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认没认真,一眼就看得出来。市场是很诚实的,所以我们也要对自己的作品足够诚实,一定要尽所能做到最好。”因此,《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特效镜头数量超过前作全片的镜头总数。
饺子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追求极致,更在影片的精神内核上下足功夫。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正是饺子自身经历的写照。他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出“不认命、打破成见”的精神。饺子曾表示,自己的经历与哪吒的故事有着相似之处,这种共鸣让他能够更好地塑造角色,触动观众内心。
饺子始终坚持本土故事和角色的重要性。在他的电影中,哪吒的形象设计独具特色,带有“黑眼圈”眼妆、叼着东西的街头小混混形象,彻底颠覆了传统印象。这种“反传统”的设定,不仅让角色更加鲜活,也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同时,电影通过“灵珠”与“魔丸”的对比,强调了命运的无常和内心的抗争。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饺子将三星堆风格、川剧变脸等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他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核心故事和角色必须由自己掌控。这种坚持不仅为国产动画树立了标杆,也让《哪吒》系列成为现象级作品,成为突破百亿票房的动画电影。
在创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时,饺子遭遇了外包特效团队的困境。国际顶级团队虽有名气,却因文化隔阂和傲慢态度,对中国动画从业人员有成见,用三流人员应付项目,效果不佳。这个发现让饺子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将核心镜头收回国内团队制作。他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往我们所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实也是死磕出来的,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这些经历让饺子明白,中国文化的核心魅力无法外包,只有扎根本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饺子坚信:“真正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靠作品本身。我先做出自己喜欢、国内观众也喜欢的作品,不断打磨,直到有一天,它能以新的内涵和灵魂,让全世界都为之动容。” 正是这种坚持,让《哪吒》系列成为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世界级动画电影,展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
曾经,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声音唱衰中国电影的未来。导演们在资本、审查和观众需求的三重压力下,部分人选择了妥协,甚至躺平。然而,《哪吒》系列的成功证明,中国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望从未减弱。原来,不是观众抛弃了电影,也没有所谓的影视寒冬,只是我们低估了梦想的重量。
饺子导演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两部作品,成功跻身中国百亿票房导演俱乐部,成为继张艺谋、徐克之后的又一位百亿导演。饺子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作品叫好又叫座,更在于他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70亿票房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要让中国动画的星辰大海,照亮好莱坞的黄昏。
饺子导演的经历告诉我们,艺术可以妥协,但不能投降。他从医学转行投身动画,凭借对梦想的执着和对作品的精雕细琢,用五年时间打磨出《哪吒之魔童降世》,又用五年时间打造《哪吒之魔童闹海》。这种“死磕”精神,正是中国电影行业所缺乏的。饺子的成功证明,好电影从来不是速成品,而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打磨的艺术品。
饺子曾说:“在漫长的独自奋斗岁月里,我常常问自己,如果坚持了这么久,最终却一无所获该怎么办?我的内心告诉我,其实我已经收获了很多,创造一个作品的过程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这种对梦想的坚持和对自我的突破,正是他成功的关键。
有人说成功靠运气,有人说靠实力,但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热爱。饺子从“啃老”的医学生到中国动画电影的开拓者,证明了梦想需要用热爱和行动去实现。他的转行经历激励了许多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尤其是在非传统领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未来,或许能看到更多像饺子这样的导演,用他们的才华和坚持,推动中国动画电影从文化输出升级到价值观输出。而那些烂片,终将成为时代脚注。饺子导演的“哪吒”系列,不过是中国电影封神宇宙的第一块砖,未来值得期待。
当银幕上第一个镜头亮起,我就知道,《哪吒2》稳了。那种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力,那种令人窒息的画面质感,那种让人瞬间入戏的叙事节奏,都在宣告着: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来了。
如果说《哪吒》第一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工业化的可能性,那么《哪吒2》则用近乎炫技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动画人已经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每一个镜头都在燃烧经费,每一帧画面都在挑战极限。从海底龙宫的瑰丽奇观,到天界战场的恢宏气势,从细腻入微的人物表情,到行云流水的打斗场面,这部电影用最极致的视听语言,重新定义了国产动画的天花板。
但《哪吒2》最令人惊喜的,不是它在技术层面的突破,而是它在故事层面的精进。这一次,导演大胆地将视角对准了哪吒与敖丙这对宿命之敌,用双男主的结构,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宿命与救赎的动人故事。当哪吒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叛逆少年的觉醒,更是一个关于自我认知与身份认同的深刻寓言。
在人物塑造上,《哪吒2》展现出了惊人的成熟度。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立体存在,他们的选择都有其内在逻辑,他们的成长都令人信服。特别是敖丙这个角色,从一个被命运束缚的悲剧人物,到一个主动掌握命运的觉醒者,他的蜕变过程堪称惊艳。而哪吒与敖丙之间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更是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无限张力。
在主题表达上,《哪吒2》延续了前作对命运与选择的探讨,但这一次,它走得更远、更深。电影通过哪吒与敖丙这对镜像人物的对比,探讨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讨论了个人选择与命运安排的关系,甚至触及了阶级固化的社会议题。这些深刻的主题,都被巧妙地编织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神话故事中,既不失娱乐性,又发人深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哪吒2》在保持前作热血燃情基调的同时,加入了许多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元素。这些笑点自然流畅,既不刻意,也不低俗,恰到好处地调节了影片的节奏,展现了主创团队对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握。
在春节档这个竞争激烈的档期,《哪吒2》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它用无可挑剔的品质证明,中国动画不仅可以做好,还可以做到世界级水准。这部电影不仅超越了前作,更超越了观众对国产动画的期待。它告诉我们,中国动画的想象力没有边界,中国动画人的创造力永无止境。
当片尾字幕升起,影院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主创团队的致敬,是对中国动画的期许,更是对电影艺术的礼赞。《哪吒2》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更是一部能够引发思考、触动心灵的艺术作品。它用最震撼的视听体验,讲述了一个最动人的故事,传递了一种最积极的力量。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6839.html
上一篇
冬至饺子馅代表什么含义
下一篇
非遗生意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