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国为民,忠诚正直,被贬后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设立了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在端午假日期间举办一系列端午节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
06月08日——06月10日
活动地点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北园)
非遗传心意、端午送安康
“香韵悠悠,诗意绵长”——非遗香囊
端午节挂香囊是古人祈愿健康平安的传统。此时期被认为妖魔活动频繁,佩戴香囊可避邪驱瘟、防病保健。香囊内装芳香开窍中草药,锦缎制成,形状各异,既清香驱虫,又美观实用。香囊不仅体现健康祈愿,还丰富端午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香囊亦称容臭、香袋等,为古代妇女刺绣工艺品,展现古代农耕文化。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布里生花——扎染香包
扎染,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用于服饰装饰。扎染通过将布料进行折叠、捆绑、缝制等处理,再运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形成独特的图案和视觉效果,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扎染香囊是中国传统习俗与白族非遗的完美结合,游客自己动手缝制,既能拥有有温度和情感的香囊,又能近距离了解和感受扎染文化的独特魅力。
端午悬挂钟馗:传统习俗中的正义化身
(雕版印刷)
钟馗,又称钟馗大帝、钟馗神,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正义之神。最早的钟馗像出现在唐朝,人们相信,悬挂钟馗像能够驱散邪气,保佑家人健康平安,除了驱邪避疫,悬挂钟馗像还有着其他的深层含义,钟馗被视为正义和公正的化身,他的形象代表着对邪恶的打击和对正义的追求。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过悬挂钟馗像,表达了对正义的向往和对邪恶的。
艾 叶 龙 舟
端午节挂艾叶是为了驱病、防蚊、辟邪。在民间有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到端午节的时候,将艾草、菖蒲等用绳子捆绑成为一束,悬挂在门上,或者是窗户边上。插艾和菖蒲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具有有辟邪、驱病的寓意。
以漆为笔,以水为墨——非遗漆扇
“木汁,可以髹物,象形,漆如水滴而下”大漆在我国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漆器的国家。漂漆扇子,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大漆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工艺品,它融合了古老的大漆工艺与折扇形式,通过大漆的特殊开色过程,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和艺术效果。《说文解字》里提到,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泛称中国漆,它是一种纯天然树脂涂料。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浓情端午、“粽”享欢乐
射五毒是用弓箭射向五种毒虫,是中国传统端午习俗之一。五毒包括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这个习俗的由来是因为五月是五毒出没的时候,人们认为这些毒虫会带来灾害和瘟疫等疾病,所以用射五毒的方式来驱逐这些毒虫,祈求平安健康。
时间
上午 10:00--10:30
下午 14:00--14:30
场地
盘龙叠水瀑布广场(门区)
共舞民族团结——民族集体舞大家跳
时间
上午:11:00——11:15
下午:15:30——15:45
地点
朝鲜族博物馆非遗文化广场
嗨玩儿民族体育
投壶、毽子、跳绳、呼啦圈、打花棍等
时间
9:00——16:30
地点
朝鲜族博物馆非遗文化广场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举办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活动,旨在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历史、习俗和文化内涵,让游客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魅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024年北京端午节哪里有赛龙舟(时间+地点)
》》2024北京端午文化活动一览表(龙舟赛+演出+博物馆)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6894.html
上一篇
十五种食物的历史渊源
下一篇
饺子 水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