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饺子的起源告诉你为什么像耳朵

饺子的起源告诉你为什么像耳朵

饺子的起源告诉你为什么像耳朵

饺子是中国北方喜爱的面食,它也俗称“水饺”,有句话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也是招待客人的很好食材,因为它即有面食,里面又有馅,而且根据馅子的不同都可以做饺子宴。在农村有饺子就可以不用做菜了,还有一句:饺子配酒,越吃越有。形容对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
追溯到古代,饺子是怎么来的呢,话说饺子原名“娇耳”,它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相传张仲景做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看病,在任时候,有一年出现瘟疫,他在衙门口架起大锅,施药救人,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在即将告老还乡的时候,因为在冬天,看到很多送行的百姓忍受饥饿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时常挂念,为了找到病根,寻医找药。最后总结经验,在门前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驱寒娇耳汤”做法用羊肉和驱寒的药材在锅里煮,煮熟捞出剁碎,把他们包到面皮里,在下锅煮熟,每人几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的热气腾腾,全身立刻不冷了,两耳朵也变暖。慢慢的老百姓就在冬天开始吃饺子,抵御寒冷,防止冻耳朵。

饺子的起源告诉你为什么像耳朵

随着历史的变迁,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又称“偃月形馄饨”。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

慢慢演变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饺子,成了传统美食,饺子馅也是越来越多,有素馅、荤腥、三鲜等等,五花八门,根据地方、风俗、饮食习惯各式各样搭配。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和旧年相交的时刻。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罢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山南海北,无所不谈,不时引来欢声笑语,大有其乐无穷之意。“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

饺子的起源告诉你为什么像耳朵

出门吃饺子是盼团圆的意思,取平安团圆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归来之意。还有饺子里面放硬币,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过春节吃饺子一位大吉大利,它的形状像耳朵,细看还有点像元宝,很多饺子因为馅子不一样又有了好的寓意和文化。比如:韭菜馅—即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白菜馅—即百财之意故为百财饺;鱼肉馅—即余财之意故为余财饺;甜馅—即添财之意故为添财饺等等。

  

饺子的起源告诉你为什么像耳朵

饺子的起源告诉你为什么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