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非遗运动荟 ,共享全民健身新乐趣!

非遗运动荟 ,共享全民健身新乐趣!

- 本文编辑转载自“广州非遗”微信公众号 -

6

非遗运动荟 夏日潮起来

6月,南国花城夏意渐浓,羊城大地热浪滚滚而来,运动健身的热潮持续升温,赛龙夺锦的鼓点此起彼伏振奋人心,南拳北腿切磋武艺见招拆招……

适逢端午佳节期间,6月4日,“非遗运动荟 夏日潮起来”在天河体育中心内拉开帷幕,活动由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共同主办。

作为“非遗+体育”的跨界融合,本届运动荟 联袂非遗传承人与亚运健儿,探索非遗体育赛事模式。

本次非遗运动荟旨在推动全民健身,促进岭南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传播。运动荟包括龙舟龙头龙尾技艺制作、南派花毽、米机王咏春拳三项体育及相关类别非遗项目,以传承人授艺、运动体验、体育竞技的方式,引导大众进一步挖掘、宣传、弘扬广式健康生活。

赛 龙 夺 锦

开幕式上,赛艇亚运冠军、全国锦标赛三连冠得主于成喜发出运动倡议,希望广大市民树立健身意识,建立体育爱好,坚持科学锻炼,共享生命活力。

随后,活动正式开始,首场亮相的是曾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宣传片上展示的端午龙舟。

制作者张伟潮是龙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在本次活动中为现场市民和广大网友展示了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带领现场市民感受赛龙夺锦的魅力。

在龙舟文化讲堂上,作为特邀嘉宾,亚运冠军于成喜与传承人张伟潮一起为现场健儿演示了龙舟与赛艇的异同,更以快问快答的形式牵起了活动的第一轮。

进入竞赛环节,张伟潮与于成喜分别组成传人战队与冠军战队,以龙舟为主题进行团队比拼。从“擂鼓出击”到“陆上赛龙”,两大战队难分胜负,现场欢呼声不断,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毽 舞 飞 扬

在第二场南派花毽的主题活动中,素有“广州毽王”、“南毽王”美誉的邓永生,与广州市南派花毽研究会的十五位老师一同登台献技。跟随着热烈的伴奏音乐,老师们施展了高超的技艺,姿态矫健,气格典雅,刚柔并举,令观众击节赞叹。

邓老师还生动地解说了花毽的南北之别,并手把手地向大家教授了南派花毽的脚法要领,现场观众经过分组指点后,便在花毽小接力赛中牛刀小试,亲身体会花毽运动的节奏明快,生动流畅。体验过后,不少观众意犹未尽,纷纷向老师们求教指点。

第三场是作为南拳重要一脉的咏春拳主题活动。米机王咏春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冬薇携手一众亮相,充分展示出咏春动作简单实用,短巧精准,劲力柔化至刚,灵变厚实的特点。

经过咏春学堂和咏春拳法基础教授后,黄冬薇更别开生面地结合日常应用小场景,现场组织了咏春防比拼。参与的观众直接体验到传统体育运动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并由此感受其中的实用价值和独特魅力。

作为“非遗+体育”跨界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将各献绝艺的非遗传承,融入一比高下的竞赛规则,革新了人们对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常规认知,让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体验现代运动模式的,共同创造积极向上的广式健康生活。

龙舟、南拳等传统体育相关非遗是岭南文化的宝贵财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共建人文湾区”中指出:“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广州市近日印发的《广州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出:“推动传统体育、游艺等纳入学校课间操和全民健身活动。”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近年来积极提倡“广式健康生活”,不断开展传统体育类的非遗体验课、非遗研学游、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岭南传统体育类非遗的传承传播,2021年举办了《岭南传统体育非遗展武术篇》,今年5月举办了《龙舟篇》,明年即将举办《舞狮篇》,形成关于岭南体育“非遗三步曲”系列展。

通过“非遗+体育”的深度融合,期待让岭南体育类非遗活起来,融入现代生活,让岭南体育类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广州世界体育名城建设贡献非遗力量。

【六月联盟公益课】夏季学习大礼包来啦!学舞、习茶、变魔术……一个月的活动安排上!

专业团队助力,共创文旅盛景:“满天星”广州市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培育计划全面铺开

【展讯】“羊城之夏”2022广州市民文化季——“花城少年向未来”广州市第五届少儿艺术大赛美术书法展

以上推荐欢迎点击图文查看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