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百度“失去”的10年:从市值第一,到BAT三巨头,再到被拼多多超越!

百度“失去”的10年:从市值第一,到BAT三巨头,再到被拼多多超越!

1999年,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技术回国。

2000年,彼时的中关村还是一片“混沌”,程序员是个头发茂密、行为神秘的群体,隔壁树村的摇滚青年尊称他们一声“IT精英”,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些精英整天在忙啥。

2000年1月3日,在北大资源宾馆1414和1417房间内,百度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员工会议。当时与会人员只有7人,分别是李彦宏、徐勇、刘建国、郭眈、雷鸣、王啸、崔珊珊,这7人也被称为“百度七剑客”。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是这一年,搜狐、网易、新浪三大门户纷纷赴美上市,以拓荒者的形象站在中国互联网的顶峰傲视群雄。

当时的李彦宏,或许并没有时间羡慕这几个“前辈”,因为他的对手,已经迅速的来到了面前。

2000年9月,谷歌宣布在Google.com增加简体和繁体两个中文版本,开始为中文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到了10月份,百度搜索才正式上线。

成立之初的百度,主要为上述三个门户网站提供中文网页信息检索服务,成立仅半年后,就迅速占领了中国80%的网站搜索技术服务市场,成为最主要的搜索技术提供商

不过,随着第一波互联网“泡沫”袭来,无数网站倒闭,百度的盈利也成为了问题。

2001年8月,李彦宏和董事们就营收这件事产生了一些分歧,李彦宏执意要做与谷歌类似的竞价排名,徐勇反对称:“我们这样干,肯定会影响搜索技术的销售。”

支持徐勇的董事们,也劝李彦宏:“Robin!我们当时投资可不是让你做竞价排名!”吵了3个小时后,李彦宏怒了,“我他妈的不做了,大家也都别做了,把公司关闭了拉倒!”

争吵以发了一通脾气的李彦宏力排众议告终,百度迅速推出了广告的竞价排名,这一转变也使得百度不再像曾经一样服务门户网站,转而成为直接对接网民的搜索网站。

按理说,谷歌是先行者,是具备先发优势的,百度更像是谷歌的一个学生,但后来者的百度,显然更理解本土用户的需求。

在2003年6月,为期一周的“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公测中,面对近万名用户们,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lg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lg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

2003年,也是百度比较顺利的一年,一季度时,百度实现了税前盈利,到了二季度,实现全面盈利,李彦宏更是第二次获得“IT十大风云人物”的称号。

到2005年谷歌正式宣布进入中国时,在中文搜索市场百度就已凭借46.5%的市场份额压了谷歌一头。

2005年8月5日,在搜索引擎市场势如破竹的百度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到了2011年3月,百度市值达到481亿美元,超越腾讯成为当时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李彦宏更是一举登上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中的“中国首富”宝座。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2000年-2010年,可以说是百度的黄金十年。2004年,百度收购了当时流量最大的导航网站—hao123,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前夕,百度更是占到了中文搜索76%的市场份额。

在“黄金十年”,百度诞生了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音乐等明星产品,2010年又投资组建了爱奇艺。这些产品本身就是各自年代“优质内容”的标签,图文、BBS、UGC、音频、视频......百度的内容产品几乎囊括了所有内容形式。

02

BAT三巨头时代,百度逐渐落伍

黄金时代的后几年,百度过的是“垄断寡头”的生活,每日躺着数钱也能日进斗金。不过高处不胜寒,靠内容起家的百度,怎么也不会想到日后会被内容拖累。

2012年以前,百度都是风光无限的,抢占了互联网的流量入口,围绕搜索建立了“护城河”,坐拥百度贴吧、百度知道以及百度百科等明星产品,拥有强大“信息分发”能力的入口及内容生态。

首先起火的是贴吧。2009年6月30日,与张小龙齐称“南张北俞”的贴吧之父俞军从百度离职。这个曾一手理顺搜索、创立贴吧的传奇经理人,临走时留下12条箴言,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

可惜后来的贴吧团队明显没有听从劝告。不知从哪个时间点开始,贴吧广告明显增多,再加上肆无忌惮的商业化所造成的用户低龄化,帖子质量和有效互动开始断崖式坍塌,贴吧核心用户成批出走。

最终,杀鸡取卵的百度选择将贴吧彻底商业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以官方的身份将各个贴吧打包出卖,以求快速变现。2016年,百度贴吧爆发“血友病吧事件(将血友病吧卖给被患者多次举报的私立医疗机构)”,而这也标志着往日的“全国第一BBS”彻底告别第一梯队。

紧接着,曾给百度创造大量利润的“竞价排名”机制也因“魏则西事件”而饱受争议,直接对公司收入造成了剧烈冲击。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更为重要的是,百度错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会。

2011年,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拉开序幕。此时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大量APP(应用程序)浮出水面。 

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冲散了搜索这个唯一的入口,却给阿里和腾讯带来了新生的机会。移动端给做社交和电商的腾讯、阿里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流量入口,搜索引擎变得可有可无。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8年,阿里巴巴营收从200亿元增至3768亿元,腾讯则从285亿元增至3127亿元,同期的百度,从145亿元仅仅增至1023亿元,大幅落后于腾讯和阿里。

曾经的“BAT”,俨然已经变成了“AT”

03

沦为第二集团,跌到第六名

8月20日,百度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二季度实现净利润24.1亿元,虽同比下滑62%,但远好于一季度的净亏损3.27亿元;二季度总营收263亿元,好于预期最高值261.3元。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随后发布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这段时间,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以及疲软的宏观环境,公司自上而下推动了一系列颠覆性变革,涉及组织架构、人事变动、业务盘整等等。”

在李彦宏看来,“这些变革带来阶段性阵痛,更将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百度走得更稳、更远。”

对于百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恐怕还远远不够。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从市值的角度看,不算上独占鳌头的阿里和腾讯,百度的市值先后被京东、美团点评超越,昨晚更是被拼多多超越,网易的市值也接近百度。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止8月29日,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前6名的市值分别为:阿里巴巴(约4499亿美元)、腾讯控股(约3900亿美元)、美团点评(约551亿美元)、京东(约448亿美元)、拼多多(约391亿美元)、百度(约365亿美元)。

很显然,阿里和腾讯算是第一集团,遥遥领先;美团点评、京东、拼多多和百度则属于第二集团,彼此之间差距不大。

当然,这里面没有包括未经上市的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母公司)、蚂蚁金服等。

事实上,百度深知自己目前的地位,也在不断尝试着变革,成立至今,早已展开了多轮业务调整。

资料来源:东兴证券,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当下,百度以“All in AI”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以“用科技让复杂世界更简单”为使命,开放赋能。

早在2013 年,百度便开始了AI 布局,是BAT 中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公司。多年砥砺,百度在AI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

经过多年精心布局,百度已经跻身世界顶尖AI 巨头行列,并在国内AI 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6 年10 月,百度与谷歌、Facebook 和微软一同入选《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人工智能四强。《互联网周刊》与eNet 研究院联合评选出的2017年度人工智能企业前十强中,百度名列首位。

AI,或许是一个正确的赛道,百度也确实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