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已经看完《哪吒》了。
没看过的也不用担心,岛主今天不是要来剧透的,而是要和大家分享“哪吒他爹”的故事。
哪吒他爹?
对,但此爹并非哪吒亲爹李靖,而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大神兼编剧爸爸——饺子。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改行的医学生能做出这样热血的动画水平,但饺子做到了。
靠着一路死磕钻研,让他从外行变成了真正的专业。
半路出家,重拾画笔
在电影介绍页的导演和编剧栏上,都写着一个名字“饺子”。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艺名,很多人都想问,他是谁?
为什么能拍出这么好的作品?
饺子导演的真名叫杨宇,是个四川人,从小就喜欢画画。
因为出身于杏林世家,加上学习成绩也好,所以在大学填报志愿时就选了华西医科大学。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那年头学医可比学画画好找工作多了。
按理说选了学医,漫画什么的差不也多和他无缘了。
然而,画画就像是他心中那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上大二时,他还是想做漫画家,向《科幻世界》投稿被入选,但因为停刊,被迫断了念想…
大三那年,他听到药学院的一个同学毅然改行从事软件,很受,再也按耐不住开始自学电脑绘图、三维制作。
重拾画笔后,杨宇发了狠往这方面钻研。
等到毕业时,同学们要么继续深造、要么从医,而他则选择入职了一家三维动画广告公司。
看似黯淡无光的未来,为何又能发生这么巨大的转变呢?
死磕原创,崭露头角
如果说饺子的人生有贵人,那么贵人就是饺子自己,饺子有信念、死磕精神。
虽然在广告公司打工,但身在曹营心在汉,自己做动画的小目标早已在他心里扎根发芽。
干了一年,饺子感觉自己经验积累差不多了,就选择了辞职回家“造车”。
身边很多人都不理解杨宇,为什么要放弃好好的医生不做,非要改行画画?
现在又辞职,这不是等于要在家啃老吗?
虽然亲戚朋友们不理解杨宇,但好在父母还一直支持他,母亲更是拿出退休金资助杨宇的生活。
反对杨宇的人并不知道,在这个行业里,大器晚成的人有很多。
著名的李安导演就曾赋闲在家六年,凭借一部《推手》一鸣惊人。
杨宇相信,自己也可以。
| 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剧情截图
靠着这份信念,杨宇把自己锁在家里搞作品,花了 44 个月终于做出了处女作《打,打个大西瓜》。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网累计点击量突破千万;
还先后斩获第 6 届中国国际漫画节“金龙奖”最佳动画短片单元入围、第 26 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入围等 30 多个国内外奖项。
不惧困难,死磕原创,让杨宇终于有了知名度,不断出现投资人想给他投钱做动画。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这次成功让杨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也让他更加确信,自己是块做动漫的料。
随后,杨宇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他想去创造更大的成功。
融入心血,一鸣惊人
虽然处女作广受好评,但真正让杨宇做到一鸣惊人的,还是这次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关于他与哪吒的故事又要从 2015 年说起了。
2015 年,《大圣归来》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成了一个中国动漫史上里程碑的存在。
这一年,对杨宇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他和光线传媒达成了合作。
他和光线传媒旗下的动漫负责人易巧促膝长谈,达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花上三五年的时间,沉下心来做一部作品”。
而杨宇的这个目标,就是哪吒。
哪吒和孙悟空一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四十年前的经典动画《哪吒》也给过他很大的启发和震撼,他想去创造一个不同于 1979 年版本的哪吒。
“打破成见、扭转命运”,就如同反击当年那些不看好他从事漫画行业的人一样。
他在电影里融入了很多心血,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
1979 年版本中,父母是绝情的,不理解小哪吒,逼得他不得不自刎…
但在这一版本中,我们发现,父母是非常爱哪吒的;
中国式老父亲李靖,完美演绎什么叫父爱如山。
一切尽在不言中,要用自己的命换哪吒的命,一度让铺主这个直男都泪奔了。
这一情节的巨大变化,不难在饺子导演的身上找到共鸣点。
别人不理解他改行,亦如陈塘关百姓对哪吒的魔丸身份抱有成见;李靖夫妇对哪吒深沉的爱,也恰好对应上了杨宇的父母,全心全意支持他从事画画。
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解构哪吒,让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哪吒。
40 年前的哪吒,更像是一个天生的英雄,信念坚定,不需要他人的认可,追求的是人格独立;
而今天的新哪吒则更像是一个普通人,想证明自己,最终成长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很难直接分出个高下,但至少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解读。
为了打造出一个成功的哪吒,杨宇和团队一起死磕了五年。
特效方案太难,国内一个公司搞不定?那就多找几个团队来负责。
电影做到最后,特效团队一共请了 20 多个,做了 1400 多个特效镜头。
整个团队始终坚持对品质的把控,反复打磨,最后几乎都要把预算花光了才满意。
最初有 5000 多个镜头,试了 5-6 版之后,成片里剪到最后只有不到 2000 个。
除了特效,电影在人物形象打造上也有不少闪光点,讲川普的太乙看似搞笑无厘头,而他得道成仙的地方真的在四川;
殷夫人一改往日柔弱作为,成了新时代女性的骄傲…
还有不少致敬原著的镜头也很触动人心,几乎复刻了四十年前的家丁;火尖枪与混天绫组成的小人打斗,又与四十年前的哪吒如出一辙…
饺子导演说,这是一部豁出命去做的电影。
团队预算有限,请不起武术指导,怎么办?
饺子导演就自己硬着头皮上,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表演。
他们做到了,沉下心用五年的时间,融入了无数心血,打造出这部好作品。
我说,这绝对是一部值得回票钱的爆米花电影,看到了经典之外的哪吒,让神话故事有了别样的解读。
因为热爱,创造梦想
站在 40 岁的边上,杨宇终于成了,不负芳华不负梦。
导演与电影,精神内核上完美结合,两者相互成就了彼此。
哪吒不是妖怪,他想降妖除魔,为自己洗清骂名;
国漫不都是烂片,也有人想拍一部佳作证明自己。
“我自己说了才算!”
如果有一件事,你真的热爱,那么一定要去做。
杨宇因为热爱,投身动漫,打造了刷爆全网的《哪吒》。
谁说我不是做漫画的料?我偏要打造叫座的优质国漫!
说到优质国漫,真的很想吐槽一个点,几乎每一部优质国漫出现时,总有人在喊着“国漫崛起了”。
《大圣归来》上映,国漫崛起!《大鱼海棠》上映,国漫崛起!《白蛇传》上映,国漫崛起!
……
这一次也是如此,又有人喊着“国漫崛起”。
每次都把电影都吹上了天,有意思吗?这么捧杀,国漫就真的崛起了吗?
岛主觉得,这个话题言之尚早,国漫只是正在不断变好。
昙花一现的精品,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国漫。
只有等到国漫工业化的流程体系出现,愈发成熟后,国漫或许才会引来“真的崛起”。
现在,我们不妨对这些精品严格一点,那么神作出现就不远了。
好作品固然要夸,但可不能夸上头了。
虽然《哪吒》、《大圣归来》都不能帮国漫做到一步崛起,但从行业角度来看,他们是积极的、是正面的。
每一部优秀作品的出现,都无疑将吸引更多人投身于漫画行业。
四十年前的《哪吒闹海》给那一代人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四十年后《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将给另一波孩子们带去对国漫的憧憬。
国漫崛起,最缺的还是人才。
希望饺子导演的热血人生,也能激励你做自己热爱的事,“做什么,你自己说了算。”
四十年多年前,国漫早已巅峰,虽然现在一口吃不成胖子,但它总有一天会重新崛起的。
东方巨龙正在苏醒,未来的国漫将充满无限想象力。
“入股不亏,国漫可期”。
最后,希望下一部国漫好作品大卖,不要再是四年后了…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