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肝转移是一种恶性肿瘤,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帮助。那胆管癌肝转移吃什么中药好?有何好处?
黄芪是中医治疗胆管癌肝转移时常用的药材之一。黄芪具有补气、益阳、固表的功效,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在中医看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黄芪通过增强患者的正气,有助于对抗癌细胞的侵袭,延缓病情的发展。
当归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胆管癌肝转移的患者常常伴随着疼痛和不适感,当归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在中医理论中,肝藏血,当归通过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三七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止血、活血、消肿的功效。三七能够减轻患者的肝癌症状,如肝区疼痛、肿胀等,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肝脏的康复。三七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轻肿瘤对肝脏的压迫和损伤。
五味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虽然其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问题,但在中医的整体观念中,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的。五味子可以通过润肺来间接调节肝功能,缓解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同时也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除了上述几种药材外,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等多种中药材也可以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些药材能够综合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胆管癌肝转移的好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肿瘤本身,更重视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内环境、缓解病痛等多种方式,中医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升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依托《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针对癌症患者机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灵活施以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等方法,以修复受损的器官功能,缓解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与西医有机结合,以达到减毒增效,提高整体抗癌疗效的作用,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胆管癌真实案例分享:
李某,男,胆管癌2017年4月18日初诊,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人
2017年4月患者确诊胆管癌,门脉左支癌栓形成。据家属介绍:“曾到省人民医院寻医,被告知‘肝胆里面全是癌细胞,难治’,后咨询手术,发现以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背上有六个钉,必须拔钉才能手术,于是未做。”家属到上海肝胆医院咨询,被告知“生存期恐不足三个月”。后在2017年4月18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取药治疗。自诉服药后,不咋疼了,也不发烧了,脸也不怎么黄了。继续服药后,2017年7月10日复查彩超显示:占位病灶从原先约2.9cm缩小到1.2cm。2017年11月患者复查发现:未见肿瘤,肝内胆管,肝外胆管未见明显异常。自此患者基本恢复,未再用药。2019年7月26日患者到希福医院复诊,未诉不适,表示是来与袁希福老中医叙旧。到2022年3月份,患者近况稳定,曾介绍前单位同事复诊。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