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3日动感来袭!“上海体育”历时三年,根据上海非遗名录,精心收集整理了滚灯、打花棍、卢式心意拳、舞龙舞狮等11项上海体育非遗项目,舞草龙等5项传统体育也在紧锣密鼓采集摄制中。
体育+非遗,是不是很期待!
请跟随小体,一同走近传统体育,体荟非遗、体荟魔都,了解非遗传承,乐享健康生活。
09
精武体育
有一种精神,它历经百年风云,看遍历史盛衰。乃文乃武,唯精唯一。
精武体育建立之日起,便摒弃了历史上传统的武术一门一派的流传形式,编制了“精武基本十套”,久而久之,自成一种融合南北,取精用弘之技术。“无文不能远行”,精武体育提倡乃文乃武。精武的“文”与“武”共同成为了精武文化不可或缺的“两翼”,展翅腾飞。
“精武体育”是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创造所留下的宝贵财富。历经百年风雨动荡、艰难时世,而最终恢复振兴、再现繁荣景象。既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证明了精武人永不言弃,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
精武体育,精神永存!
10
舞龙竞技
舞龙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浦东地区又俗称“绕龙灯”。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三林镇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龙狮运动之乡。
舞龙竞技将舞蹈艺术的优美肢体语言、戏曲的步法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技巧的腾跃翻滚等融入到舞龙的技巧中,完成各种高难度的优美动作,形成了“海派舞龙”特色,开拓了现代舞龙的新天地。
三林舞龙运动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融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
舞龙这项运动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经久不衰,不管到哪个时代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炎黄子孙的世世代代的信仰,是恒久不变的精神财富,也使龙的传人在世界的舞台上谱写出更加华美的乐章!
11
绵拳
20世纪50年代初,绵拳第一代掌门人孙福海,在位于杨浦区兰州路857弄的兰桂坊广收门徒。一晃半个多世纪,2008年,孙福海之孙、绵拳第三代掌门人孙红喜在同样的地方成立“上海兰桂坊绵拳武术俱乐部”,继续传授绵拳。
绵拳是一种均速柔和、圆活连贯、刚柔相济的拳术。它的运动柔似棉花,形意相随,连绵不断,动作运行处处为弧形,同时劲力寓于其中,舒展沉实,得势则刚,击人以寸劲,实用性强。
技击性是中国武术的本质。绵拳非常强调技击,不设花架子,动作简单实用。如绵拳中的招式主要有扒、打、擒、拿、抓、挤、棚、挨、靠等架子,动作简单,但非常实用,且富于变化。
2008年“上海兰桂坊绵拳武术俱乐部”正式成立,2014年,绵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为绵拳的进一步传承、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体育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你get到了么?
了解非遗传承文化
让传统体育项目焕发勃勃生机
来源:上海体育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