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厂家对渠道和网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渠道精耕和重心下移的发展趋势,经销商的经营范围逐渐缩小,而厂家对经销商的要求却愈发多样,资金、运力、诚意、管理、人脉缺一不可,销量、陈列、促销、推广、分销等各项工作也需全面兼顾。
在此背景下,聪明的经销商如何确保在代理产品过程中获得相对丰厚的利润呢?
01
正确的产品组合与渠道规划
首先,经销商需对代理产品进行定性分析:
明星产品:这类产品具备高利润率和高市场占有率的特征。企业的新战略品牌在市场导入初期往往具备此类特点。新品利润空间较大,且借助企业的大力品牌传播,经销商能获得可观的销量。
成熟产品:以薄利多销为特点,利润率较低但市场占有率较高。随着渠道驱动的持续推进,销量增长,利润空间逐渐透明,明星产品会逐渐转变为成熟产品。成熟产品销量大,可实现自然销售,无需过多追加投资,并能保障公司运营费用,提供现金流,支持其他产品的良性发展。
小众产品:这类产品具有高增长率但市场占有率较低。经销商代理此类产品,主要目的是获取利润和维护客户关系。
库存产品:也称衰退类产品,特征是低利润率和低市场占有率。不仅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反而会增加资金和库存压力。
经销商的实际情况各异,产品管理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但指导原则一致,即根据各类型产品的发展方向进行管理和调整。
02
发现隐形成本问题
外部的经营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的管理能力,而成本控制能力是管理能力的关键体现。这里提到的成本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硬性成本,即必须支出的费用,如人员工资、车辆费用、仓库租金、资金利息、税金等,这些成本有账可查;
另一种是隐形成本,虽无法在账面上直观反映,但每天都在发生,会导致成本增加、内耗加剧、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如员工办事拖拉、得罪客户、个人业务能力低下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会产生连锁反应,由小及大,影响效率与成本,导致内耗和浪费。
03
定期生意回顾,进行量本利管理
许多经销商经营笼统,缺乏定期梳理产品和盘点经营状况的意识与习惯。每笔生意只看毛利,年终季末盘点时却发现库存和应收账款堆积。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经销商的利润。
因此,经销商应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并定期回顾产品运营状况。生意回顾时应重点关注“量、本、利”三大指标,这是经营的核心。只有通过分析各产品的量本利数据,经销商才能明确各产品的贡献度,把握经营重点及下一步措施,最终确定合理的产品组合。
04
反向督促厂家业务员争取支持
经销商需学会反向督促厂家派驻的业务员,以获取更多资源或政策支持。厂家业务员除了催款压货,还应分析当地市场及经销商经营状况,与厂家高层沟通,争取市场支持,从而帮助经销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利润。
优秀的业务员不仅能反馈市场问题和困难,还能提出解决方案供领导选择,并列出经销商拟投入的资源和所需厂家支持,方案投入产出比及对市场和经销商的长期效果。领导看到投入的价值,决策自然容易。经销商与业务员共同总结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双方均有显著回报。
四月春风拂面,思维激荡正酣
4月21日-22日
第9期汽配经销商总裁进阶班将走进广西南宁
开展 2天1夜的沉浸式学习
新商业 新路径 新管理
助力汽配经销商进阶发展
敬请扫码报名!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