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导演饺子如何翻越“成见的大山” 逆天改命的传奇之路

导演饺子如何翻越“成见的大山” 逆天改命的传奇之路

《哪吒2》的票房已经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并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三。导演饺子凭借两部《哪吒》系列电影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导演,进入中国导演票房榜前三。

饺子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家境普通,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与电影行业毫无关联。然而,他自学三维动画,毕业后在广告公司工作,后来辞职在家花了三年时间制作出代表作《打,打个大西瓜》,赢得国内多项大奖,并得到彩条屋投资人的青睐。随后,他潜心创作《哪吒》系列,开启了逆袭之路。

像饺子这样的非科班导演在影视圈中是少数派,但他们往往能创造惊人的票房奇迹。郭帆、吴京、贾玲等也是非科班出身,但深受观众喜爱。他们的成功不仅源于个人努力,也反映了时代情绪。在这个时代,观众更喜欢看到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共情于那些通过自身努力打破成见的人物。

非科班出身的创作者面临更多困难,他们缺乏专业背景和资源,常常遭遇冷眼和偏见。但正是这些挑战培养了他们的韧劲。例如,饺子蛰伏三年完成代表作,郭帆开创中国科幻电影先河,吴京抵押房产拍摄《战狼》,贾玲从喜剧人转型为年冠女导演,用亲身经历打动一亿观众。虽然每个人的成功路径不可,但他们的逆袭之路有五个共同点。

首先,他们擅长讲故事,重视剧本的扎实、接地气和情感价值。其次,他们尊重观众,善于捕捉时代情绪。再次,他们从自身生活经历中挖掘独特的创作灵感。此外,他们踏实努力,对创作有死磕精神。最后,他们在困境中坚持梦想,不放弃创作。

这些非科班导演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迎合了时代的情绪。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小人物逆袭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人感到无力感。因此,观众渴望看到打破现实天花板的逆袭故事。这种叙事反权势、反精英、反垄断,反映了人们对公平的追求。

过去,影视行业的“科班出身”是一种专业标志,现在更像是“门第文化”,掌握话语权的人垄断了资源。有些导演成名后脱离群众,拍出的电影变得小众自嗨。观众不再愿意为这些电影买单,而更倾向于支持那些尊重观众、倾听意见的导演。

《哪吒2》的成功证明了市场没有寒冬,只有烂片寒冬。观众用实际行动拿回了自己的话语权,支持那些认真努力的创作者。这部电影中的隐喻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观众希望看到被欺压的小人物能够打破枷锁,获得公正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