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这个晚宴,大概是我在澳门吃过“最贵”的一餐

这个晚宴,大概是我在澳门吃过“最贵”的一餐

澳门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美食之都

沙莉蛋挞、猪扒包、葡国菜..

美食多到让人流连忘返

但最让我久久回味的

是这餐“国宴”级的淮扬菜主题

周晓燕晚宴

在我们启程前往之前

已经得知在澳门金沙度假区举办的

周晓燕晚宴,门票早已在半个月前售罄

这场一票难求的盛宴,加深了我们的期待

在澳门品尝一场“国宴”级晚宴

是种怎样的体验?

临近圣诞节

澳门金沙度假区前的广场

已经布满五彩斑斓的霓虹

热烈喜庆的气氛油然而生

但这晚,我们不是来参加圣诞派对的

而是来赴一场更重要的约

“品味淮扬”传奇,周晓燕盛宴

这场重量级晚宴

澳门金沙度假区邀请著名淮扬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晓燕

在澳门金沙城中心里的“朝”餐厅里举办

柔和的灯光、花团锦簇的布景

四周传来悠扬的民族乐器声...

现场的嘉宾更是星光熠熠

不仅有《痒》的原唱歌手黄龄

还偶遇了今年热搜榜的年度锦鲤“信小呆”

更令人兴奋的是能见识到周晓燕本尊

看来今晚注定是有口福了

俗语说“国宴选菜,首选淮扬菜”

1949年开国大典首次盛宴

建国50周年大庆宴会

和建国65周年庆宴等等都以淮扬菜为主

自此淮扬菜便定下了之后国宴的基调

而这晚的“品味淮扬传奇盛宴

将本色还原淮扬菜国宴般的精髓

厉害了,我的淮扬菜

在悠扬的民族乐曲声中

一道道精美诱人的淮扬菜被捧到桌前

从摆盘到食物的配色都精致得

宛如一件艺术品,鲜甜气息扑鼻而来

让人食指大动

熏鱼牛筋冻

传统的中式淮扬菜

融合了西式的摆盘,让这道熏鱼牛筋冻

多了一番西情东韵的美感

小番茄处理得很细致,鲜嫩多汁

搭配香酥的熏鱼,鲜味尤显

牛筋冻Q弹可口,紧紧地锁住了肉汁的精华

mini版的扭麻花,非常有心思

芝麻花生的香甜

勾起了童年时天津的特色滋味

厨师构思的用心可见一斑

虾籽扒海参

虾籽是淮扬菜的特色调味品

由河虾的“籽”干制而成的,鲜味纯正天然

而这道虾籽海参正是淮扬菜的传统名菜之一

海参口感绵软,弹嫩

入口随即鲜香四溢

香浓的酱汁包裹住海参,层层入味

吊出了海参原本的鲜甜滋味

清炖狮子头

按照淮扬菜周晓燕的标准

狮子头选用的是猪排骨下面的硬五花

肥瘦肉五五分开,用刀先将肉劈成片

再切成丝,最后剁成黄豆大小的肉粒

在这样的肉粒基础上,加入配料用手上劲

拿捏的段位全凭手上的经验

料理机?不存在的

狮子头肉质非常细嫩且轻盈,有种“空气感”

入口即化,鲜嫩爽滑

肉末在嘴里仿佛有种如云雾般

温柔地化开的柔美感

清澈鲜润的汤汁里细尝出蟹粉的鲜味

平中出奇、淡中出味

淮汁小牛肉

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淮汁小牛肉

里面蕴藏的滋味却非常浓郁丰富

特制的淮扬风味酱汁

包裹着炖得软嫩入味的小牛肉

香甜的滋味顺着小牛肉的纹路

深入到肉质里

肉质厚实鲜嫩而不柴

饱满的酱汁,每一口都在嘴里迸发

微甜鲜美,十分惹味

淮扬熟醉蟹

蒸熟的蟹肉经过酒醉后,鲜嫩甜滑

晶莹的膏黄肥腴绵润

带有一点黄酒的香气

既不遮掩醉蟹酒香四溢的特点

又避免了生食螃蟹带来的肠胃负担

淮扬菜的特点往往就藏于

这样体贴照顾的小细节里

既能让人尽尝食材本身的鲜味也不违和

人们本身的健康需求

空气中酒香氤氲,让人久久回味其中

松蓬豆腐方

豆腐方炸得金黄,外脆内嫩

火候控制得恰到好处

一层菠菜茸铺面,再淋上蟹黄特调的香浓酱汁

溜过薄脆的豆腐表面

蟹粉的香气随即四散开来

齿尖突破薄薄的一层菠菜茸豆腐皮

触及软嫩的豆腐里

醇香的黄豆味若隐若现

蟹黄鲜浓与菠菜的清香相得映彰

三种滋味交融出一种特别的美味享受

三鲜菜泡饭

看似寻常简单的一道三鲜菜泡饭

其实低估了里面蕴含的丰富鲜味

选用贴合当下时令的蔬菜

搭配新鲜爽弹的鲜虾肉

一同融入香醇的高汤里

米饭饱吸蔬菜和虾肉的鲜甜,清润开胃

柠檬果慕斯

以假乱真程度超高的柠檬果慕斯

就连柠檬上的水珠都活灵活现

让人一时猜不透里面会有什么样的惊喜

手上拿着刀的时候忐忑又期待

刀尖刚戳进「果皮」里一点点

柠檬便自行裂开成两半

一股清新的柠檬酸香随即挤进鼻腔

原来这层薄脆的柠檬外壳是香甜的巧克力

内陷竟是酸甜清新的百香果冰沙

作为晚宴的最后一道甜品

完美地给这场滋味丰富的淮扬菜晚宴

划上圆满句号

见过周晓燕的刀工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淮扬菜的味道清淡平和

旨在还原食物本真

对食材的要求更是不期不时

“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

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

这些都跟广东人钟情的粤菜有着异曲同工的追求

唯独在刀工上,淮扬菜却略胜一筹

在“品味淮扬”传奇盛宴上

有一个让我和我的小伙伴都看呆了眼的刀工表演

而主角就是我们慕名而来的周晓燕

周晓燕身兼着多个名衔

他是一名出色的淮扬菜厨师也是扬州大学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硕士生导师

中国烹饪,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淮扬菜主角之一

在晚宴上,周晓燕

亲自上场为我们展示了切蓑衣莴笋

的淮扬菜必备刀工

只见他信手拈来,叨叨叨地有规律

快速地在一条细长的莴笋上行云流水地下刀子

一眨眼时间,我们还没反应过来

周晓燕就把一条蓑衣莴笋切出来了

每一片薄薄的莴笋之间紧密牵连着

似断非断,台下一众目瞪口呆

心想“这是什么神仙刀工啊...”

这样举手落刀连贯利落

不差分毫,刀刀悬而不断的刀艺

虽然看似轻松容易

但是这背后是经年累月的肌肉记忆

且只属于极少数曾为之花费无数时间磨练的人

周晓燕曾说过

扬州厨师练基本功就是练刀工

这比练翻勺辛苦的多

衡量厨师刀工我们看的是食指挨过多少刀

而不是切过多少干丝,多少猪肝

一个好厨师,手上得挨过50刀左右”

当周晓燕还是在学生时期

他曾被派到当时扬州著名的饭店

“菜根香”实习一年

周晓燕当时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每天蒙蒙亮,他就提前到店里“抢食材”

勤练各种刀功:切、片、剁、劈、拍、剞

只要有一种刀法不过关,都不是一名合格的厨师

在赞赏和惊叹的背后,是厨艺人的辛勤血泪

国宴等重大宴上,都会有淮扬菜

而淮扬菜的精粹之一就在于厨师的精湛刀工

因为很多淮扬菜都是靠刀工表现

而刀工是锻炼、积累出来的

“品味淮扬”周晓燕晚宴

这场晚宴不仅让我品尝到了别处难觅的

正宗淮扬菜滋味

更让我重新深入地了解了淮扬菜

以及每一道美味背后隐藏的辛酸故事

终于明白

为什么淮扬菜能力敌其他菜系

拿下“国宴菜”的宝座

一方面是淮扬菜“能调众口”咸淡相宜

另一方面是因为淮扬菜有一个很大的“本事”

它能将食材变寻常为特别,而且刀工精细

让食客们心悦诚服

“江南的烟雨,不如他菜里的故事。”

“品味淮扬”周晓燕晚宴

在澳门金沙洲度假区,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宝级”厨师

在这里为来自全球的贵宾呈现顶级盛宴

我们更期待着——

在被联合国誉为“世界美食之都”的澳门

能品尝到更多中国的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