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雷军钦点的小米技术大神,悄然离职了。

雷军钦点的小米技术大神,悄然离职了。

​​人才流失,往往在不经意间。


自 3 月底,小米霸气宣布进军造车领域以来,小米招人动作就一刻也没有闲下来。


有细心的网友还在招聘页面上看到,小米的HR在端午节这天,都还在发布自动驾驶方向相关的招聘信息,如此紧锣密鼓的招聘工作,可见小米对于造车新业务的重视。


不过也正是因为小米宣布造车,才让人注意到小米内部的一位技术大神——张铎,已经悄然离职而去。


(小米HR在端午节发布的招聘信息)

01#

雷军:
这是小米的大神


张铎,江湖人称“铎神”。

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年从事开源软件的开发与维护。2015 年成为 Apache HBase 项目的 Committer 。


这方面咱都有点外行,所以小汇刚查完资料,先来为大伙科普一下:


HBase,是 Apache(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 Web 服务器软件) 软件基金会旗下的顶级项目之一。Apache 的每个项目有个 PMC(委员会),下含若干 Committer,即“提交者/贡献者”。


在圈子里,HBase 项目的 Committer 份量极重,江湖名望也很高。


而在 HBase 项目上,也有一个叫做“半数出小米”的传说,意思就是在 Committer 名额极为稀少的情况下,小米总能占据不少名额。


当大陆有 10 位 Committer 时,其中 5 人出自小米,4 人来自阿里,当时的小米还正值创业时期。当大陆 Committer 人数达到 17 人时,小米也依然占了 9 席。


而之所以小米能有如此显赫的影响力,也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张铎的带领。


不仅如此,张铎本人更是不断突破记录:


  • 2016 年,张铎成为 Apache HBase 项目在大陆的第一位 PMC 成员;
  • 2018 年,在 Apache 软件基金会全球近 7000 名 Committer 中,张铎贡献数量全球排名第
  • 2019 年 7 月,张铎成为 Apache HBase 项目的主席


雷军也曾经在微博表明,张铎是小米的大神。


可如今,本应是大展身手的时候,这位被雷军钦点的技术大神,却悄然离职而去。




02#

核心员工离职
往往在不经意间


为什么要走?


张铎后来在知乎上面,对自己的离职做了一次详细的复盘。


这个离职复盘中十分详细,完整的可以前往铎神的知乎主页查看。


其实对于核心技术型员工的流失,无外乎两大原因,要么是直接上下级的关系问题,要么是薪资待遇问题。

已经上市长成巨头的小米,组织架构相关的配套没跟上,对于这种一直做技术没有进入管理序列的大神,有影响力却没有相对应的管理话语权。


最后关头,在尝试了“云业务”拆分和独立发展但失败后,选择了离职。



(节选于知乎)


对于张铎的离开,有人出来抱不平,表示:


建议不要跟着技术出身的老板,太抠了!总认为给别人的钱够吃就行了,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


其实,小汇个人觉得这倒不是跟不跟技术老板的问题,而是对于现在的小米来说,正值飞速上升期,又想极力加入新车道,不想错过市场带来的契机。


但就是因为一心只注重外部发展,而忽略了内部的组织架构梳理,以及核心员工的培养。


再有技术的大牛,在一家企业工作,他能做好的只有手上的项目,在圈子中他的确具备不俗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在企业结构中,只会被权力无情地碾压。

说白了,影响力不等于权力


没有权力,即意味着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那干着不开心,自然也就走了。




03#

解决人才流失
不能只靠招聘


尽管,张铎的离职只是个例。

核心人员的离开,似乎一直伴随着小米。

作为最年轻的世界 500 强,小米今天的成绩要追溯到创始阶段,尤其是当初跟着雷军一起并肩作战的 6 名创始人。


但上市后的小米迎来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创始人中已经走了 2 人、4 人退居幕后。


3月24日,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国际部总裁周受资从小米辞职,更是对小米产生了巨大影响。


除了高管,小米工程师的流失率也非常严重。


现在都还记得,雷军在 2020 小米开发者大会上表示:


小米的工程团队有超过 1 万名优秀成员,计划在 2021 年再招聘 5000 名工程师。



当时人们只看到招人的决心,却很少有很真正注意到这背后人员的流失。

对于我们HR来说,招聘是必须要去做的工作,而留人又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工作。


总而言之,如果真要实现雷军说的:


“未来十年的愿望是把小米打造成每个工程师的梦想公司,小米会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构成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