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原创刘强东携京东外卖宣战美团,外卖江湖风云再起?

原创刘强东携京东外卖宣战美团,外卖江湖风云再起?

蛇年新讯

一封“0佣金”战书,炸翻外卖江湖 2025年2月13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突然向行业投下一颗深水炸弹:京东外卖宣布对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0佣金”。

消息一出,美团股价应声下跌4.08%,饿了么紧急召开高管会议。

这场被媒体称为“东哥的复仇”的商战,不仅让外卖行业硝烟再起,更揭开了互联网巨头争夺本地生活市场的野心。

京东外卖的“三板斧”

01

第一板斧:价格战直击美团软肋

刘强东的“0佣金”策略精准刺中美团和饿了么的命门。

佣金对比:美团、饿了么实际综合成本约15?5%(含技术服务费、配送费等),而京东直接砍掉佣金,仅保留配送费。以月流水5万元的餐饮店为例,一年可省下近9万元。

商家争夺:北京炸鸡店主徐飞连夜提交入驻申请:“现在做一单赔一单,京东免佣金至少能喘口气。”

连锁品牌倾斜:瑞幸、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率先入驻,京东通过“品质堂食”标签吸引中高端用户。

02

第二板斧:物流基因碾压配送效率

京东的物流体系成为其突围关键武器。

即时零售联动:京东将“小时达”“京东到家”整合为“京东秒送”,外卖订单与超市日用品合并配送,降低单均成本。

运力储备:达达集团超400万骑手接入系统,北京、上海等试点城市实现“30分钟必达”。

低价配送:起步价3.5元(美团4.5元),夜间时段补贴翻倍。

03

第三板斧:高频打低频的生态野心

京东的真正目标不止外卖。

数据佐证:2024年京东即时零售业务同比增长67%,但餐饮外卖的流量占比不足5%。

战略协同:通过外卖拉动App日活,推动家电、数码等高客单价品类销售。刘强东内部讲话流出:“每单外卖亏2元,但换来用户每月打开App 20次,值!”

资本布局:私有化达达、引入美团前高管郭庆,暴露其打造“本地生活超级平台”的野心。

行业震荡:美团的防守与反攻

01

美团的“三重反击”

佣金灵活调整:部分区域试点“阶梯佣金”,月销超800单的商家费率降至10%。

蛇年新讯

配送补贴加码:会员免配送费门槛从25元降至15元,夜间订单补贴每单1.5元。

内容生态捆绑:打通大众点评商家评分体系,差评率高的店铺限制流量。

02

中小商家的“艰难抉择”

成本核算:北京烤鱼店老板算账:“美团单量稳定但抽成高,京东单量未知但能保本。”

运营压力:部分商家抱怨“要同时维护三个平台菜单,店员培训成本翻倍”。

03

消费者体验“冰火两重天”

价格对比:同一份袁记云吞,京东实付36.41元,美团仅24.98元(叠加红包后)。

品质争议:京东强调“杜绝幽灵厨房”,但北京朝阳区用户反馈:“连锁店品质稳定,但可选择品类太少。”

互联网巨头的“无限战争”

01

流量枯竭下的“贴身肉搏”

用户增长见顶: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5.6亿,渗透率超80%,平台进入存量厮杀阶段。

时长争夺:抖音外卖靠短视频引流,京东则用“免佣金”倒逼商家站队。

02

从“资本驱动”到“效率革命”

京东的算盘:凭借供应链优势压缩中间成本,2024年其物流履约费用率已降至5.8%(美团约12%)。

美团的焦虑:2024年Q3财报显示,其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经营利润率从18.2%下滑至14.7%。

03

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反垄断压力: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头部平台,要求“避免恶性竞争”。

社保合规成本:京东承诺为骑手缴纳社保,美团若跟进每年将增加80亿元支出。

没有赢家的持久战?这场外卖大战的本质,是互联网巨头对用户“最后三公里”的终极争夺。

消费者享受补贴红利,商家获得喘息空间,但价格战难以为继——京东外卖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8.12亿元,美团现金流承压。

行业或将走向“分层竞争”,美团守住下沉市场,京东抢占中高端,抖音以内容种草破局。

当巨头们烧钱换市场时,那些无力应对多平台运营的小餐馆,可能成为最先倒下的“炮灰”。

一位从业者的叹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我们只想安心炒个菜,怎么就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