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京东而言,想要撼动市场份额,必定是一场硬仗。
首当其冲的是,达达集团净利、营收持续承压。
2024年前三季度,达达累计收入72.31亿元,同比减少6.74%;累计亏损8.12亿元,同比扩大20.20%。
其中,就第三季度来看,由于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收入下降,以及自去年2月起全面推出29元以上订单免运费导致配送服务和其他收入减少,京东秒送的净收入为9.302亿元,同比下降了40%。
这意味着什么?没卷进外卖前,京东与达达的盈利道路便道阻且长,如今“宣战”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劲敌,投入只会比以前更高强度,也即盈利难度更大。
据每日经济新闻,庄帅分析,“目前京东外卖还处于发展初期,在价格、整体运营上没有明显优势”,从餐饮业态的属性看,其配送集中度很高,因此对算法、技术、运力密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雷声大雨点小?
虽是数字经济中较早涌现的业态,但外卖行业的吸引力至今不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外卖市场的份额已突破万亿大关,且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外卖也从此前的送餐,拓展到送药、送鲜花、送3C等多个品类,市场规模不断拓展。
市场也因此一直不缺“战事”,百度、滴滴、抖音就都曾接连下场做外卖。
更早以前,2014年,百度外卖上线,定位于中高端白领市场;2018年4月,滴滴外卖登陆无锡、南京、长沙、成都等9个城市,吹响降低抽佣、提供奖励的号角,但最终二者都因打法失误告别外卖行业。
2023年2月,抖音官宣杀入外卖市场,消息当天曾引发美团盘中一度跌逾9%。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glev.cn/tnews/8482.html